返回

第580章 负荆请罪的刘鑫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80章 负荆请罪的刘鑫武 (第3/3页)

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冯骥才还没读到故事的部分,只是看到刘鑫武将这一句话拿出来,读了几遍,觉得非常有深意,而且是道出了生活的本质。

    刘鑫武说,江弦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谛:

    通过情感的投入与时间的付出,我们与他人建立不可替代的联系。

    但这种联系不是功利性的交换,而是心灵的相互滋养。

    可惜在现在,很多人际关系日趋表面化、工具化,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如何真正地“驯养”他人与被他人“驯养”。

    讲完狐狸,刘鑫武又讲玫瑰花。

    他说,小王子与玫瑰的关系是全书最引人深思的。

    那朵玫瑰娇气、做作,甚至有些虚荣,但小王子依然为她负责,因为“你为你玫瑰所花的时间,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刘鑫武在后面写了这样一句:爱不是寻找完美,而是在看到不完美后依然选择坚守。

    他觉得江弦埋藏的深意是在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关系中稍有不满便轻易放弃,却不知,真正的联结正是在包容不完美中得以深化。

    冯骥才看的云里雾里的。

    但他能从刘鑫武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他是真的在这篇《小王子》当中有所参悟。

    正如他在结尾所说:

    “阅读《小王子》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文学创作中的某些执着。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江弦将童年体验转化为永恒智慧的能力。

    我自己在创作中也常常回到童年记忆寻找素材,但江弦做得如此举重若轻。

    他用一个小王子的星际之旅,就道出了生命中最深刻的真理: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用眼睛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清。”

    一部儿童文学,深刻成这个样子?

    冯骥才傻了。

    都是成年人,都对世界有着自己固定的认知,所以当刘鑫武这篇文学评论怼到脸前的时候,冯骥才真的有点懵逼。

    不论怎么讲,这都只是《儿童文学》上面的一部儿童文学啊。

    就算作者是江弦,这也只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

    结果刘鑫武能解析出这么多东西?

    换别人,冯骥才还会猜测他们可能是在硬吹。

    但刘鑫武

    开什么玩笑?

    冯骥才敢打包票,刘心武是绝不会也绝不可能做江弦的鼓吹者的,他是那种,但凡江弦写的有他看不过眼的地方,都会坚决的批评出来。

    这一点毋庸置疑。

    那这篇《小王子》就很可怕了。

    冯骥才忍不住皱起眉头。

    让你的反对者都忍不住发出赞美之声。

    那么可想而知这篇写的是有多好!

    “妈的,不是和我说就是儿童文学,不适合在《中国作家》上发表么?”

    冯骥才咬着后槽牙说了一句。

    之前在海淀的签收活动现场,他替《中国作家》向江弦约稿,结果最后没约成。

    他倒也不是埋怨江弦不够意思。

    他也没什么可埋怨的。

    人江弦当时就说了,是儿童文学作品,你想要我给你。

    是冯骥才自己说算了的。

    结果现在看了刘鑫武的文学评论,一种不太好的感觉涌上冯骥才都心头。

    他忽然记起自己当初和江弦合写通俗文学赚稿费都事情。

    当时他和江弦一块儿写了一部《霍元甲》,给当时上海籍籍无名都一部小刊物《故事会》投稿。

    虽说那部有一半多都是他大冯执笔。

    但说到底,整个故事也都是江弦讲给他的,他只不过充当了一个笔头来完善故事的作用。

    所以这部《霍元甲》写得好,功劳其实还是得记在江弦头上。

    这也提醒了冯骥才,他感到深深的后悔。

    “早该想到的啊。”

    “通俗文学都写的这么好。”

    “儿童文学又怎么会差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