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气个半死 (第2/3页)
溥仪前半生的缩影,这就是所谓的‘欲望会驱使人毁灭’。”
嗯?
贝托鲁奇眼睛眯了起来。
你怎么不早说?!
如果是从这个角度来诠释婉容这个角色,那电影的档次确实会提升好几个档次。
比他所构想的床帏之事高超出了不知多少。
“同时呢,婉容其实也是一个缩影。”
江弦这时候又补充说,“在溥仪和日合作的问题上,婉容坚决反对但没办法,然后就沉沦鸦片,全国人都沉沦鸦片因为没办法,这就是国人那时候的无奈。
所以,婉容代表了当时国人的缩影。
最后婉容出现,并且到处吐口水,也是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愤怒和历史态度。”
太棒了!
贝托鲁奇感觉自己的心情跟坐过山车似得,一会儿在山巅,一会儿落到低谷,这会儿又重新爬到了最高点。
他看着江弦,那叫一个心情复杂,找这么一个编剧真是让他又爱又恨。
爱是因为,江弦确实是才华横溢,剧本不光写得快,而且质量堪称一绝,还有他这些剧情细节上的处理。
电影的宏大叙事最需要的是什么?
深度!
江弦这一层层的隐喻、暗示,一下子就让《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的深度变得深不可测起来。
当然了,贝托鲁奇不是傻子。
江弦最后说想通过婉容,来表达中国人民的民族愤怒和历史态度,这明显是作为一名中国人,在剧本上的夹带私货。
可贝托鲁奇又不得不承认。
他的这个私货夹的太好了!
这层暗示对贝托鲁奇来说就相当于江弦这名编剧,让他觉得难受,却又割舍不下。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江弦和贝托鲁奇又继续在剧本上进行交流。
贝托鲁奇的局限性当然是没办法直接改掉的,在剧本的一些地方又因为想搞一些小动作,而和江弦发生了一些争执。
让翻译惊讶的是,江弦对于每一处都有着绝不低头的坚持,即便贝托鲁奇火冒三丈,也丝毫不屈服。
而且最奇怪的是,每一次江弦都能说出自己这么安排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把贝托鲁奇说到哑口无言。
翻译不禁回想起,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报道,江弦在一次文学研讨会上,因为一部《平凡的世界》舌战一屋子顶尖评论家。
只是看报道上的文字,他当时无法想象到这是怎样的场面。
就像是只看过《三国》的,没看过《三国》电视剧,并不会觉得“舌战群儒”是多么精彩、诸葛亮多么风光的一段。
然而看过电视剧里的“看来是旧病复发也”以后,就能体会到他老先生是何等的逸群之才,英霸之器。
这会儿也是这样。
只看过报道的话,也不会觉得江弦一个人舌战一群评论家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
然而看到江弦今天如何给贝托鲁奇训得服服帖帖以后,翻译同志才恍然惊觉这是多么令人“叹为观止”的名场面。
“天怎么都亮了?”
江弦伸个懒腰,他都没发觉,自己居然和贝托鲁奇聊了一晚上的剧本。
“哎呦。”
贝托鲁奇一看到天亮了,心里说不出的烦躁。
一晚上没休息就算了,感觉自己这个导演,还在江弦这儿吃了一晚上的瘪。
一直到现在,都没办法扳回一城。
“一起下去过个早吧。”江弦开口道。
“过早?”
贝托鲁奇深吸一口气。
我可吃不下!
气都气饱了!
“我先回去睡觉。”
“我也不吃了。”
翻译同志摆摆手,“熬了一晚上,我还是回房间里休息休息补个觉吧,江弦同志你也赶紧休息一会吧。”
说是回房间里休息,贝托鲁奇心里仍旧是有些不甘心,江弦边往外送他的同时,嘴上仍不断的说一些自己对电影的想法。
江弦困的不行,嘴上敷衍的回应着贝托鲁奇的话,又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喊。
“哪位是江弦先生?”
他回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