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奢侈品行业的投资 (第2/3页)
为了她的一个巨大心病,因为没办法甩掉,整个利兰,带动了前前后后几十万人的就业,就算亏损,也得政府买单,不然她的位置可能都不保.
但如果能够增大利兰公司的出口,那不说扭亏为盈,至少可以减少一点政府的巨额补贴,也能够让整个产业链运转起来,挽救一下失业率;
她也没想到,杨文东居然在亚洲有这个资源,甚至还准备全力投入汽车零售产业,这可真的是一个救星啊,
“这个,恐怕很难,利兰汽车本身的问题,是自身技术不行。”杨文东摇头道:“以我的渠道,能够扶持一家已经是极限了,再多也是无能为力的;”
利兰汽车,是1968年成立的,当时的英国汽车产业已经烂透了,在自己国内一个狭小的市场内竞争,最终谁也吃不饱,于是就整合在了一起,然后控制英国政府提高汽车进口关税,想在英国内部玩垄断;
可英国民众也不是傻子,他们宁可不买车,也不高价买垃圾车;
而最重要的一点,欧共体成立之后,英国被迫需要开放本国市场,这就给了利兰汽车最后一击,它也只能彻底摆烂了。
一年亏损几亿美元,杨文东也救不了,他也只能从中挑选一个勉强还行、适合自己未来规划的mini进行投资;
实际上,利兰旗下还是有未来不少知名企业的,比如捷豹、路虎、名爵等等,但原先历史上这些企业能够活下来,也是因为被其他国家大型汽车公司给收购,然后注入大量技术及资金,才救活的.
而还有很多利兰旗下的产业,也同样被外资车企收购,投入巨额资源,结果亏损严重,最终倒闭;
从概率上来说,投资英国汽车产业,亏的多赚的少;
要不是知晓未来内地有着很好的机会,且自己也会重投资全球各地的汽车零售中心,那他也是不会投资英国汽车的。
撒切尔想了想道:“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不试一下怎么知道不行呢?”
“首相女士,汽车可不是其他产品,测试一下的成本也是极高的,资源方面,我目前顶多只能照顾利兰一个品牌的汽车。”杨文东说道。
前世的内地,是很多汽车品牌的主要市场,但也有一些国际品牌没有进入,比如克莱斯勒、菲亚特等等;
其中克莱斯勒没有进入内地市场的原因有特殊情况,但菲亚特却是正常的,之所以没有进入,是因为汽车这种产品,推广的成本极高;
越是昂贵的商品,买家会越在意品牌,比如家电,正常人就不会买杂牌的,那汽车就更不要说了。
在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品牌的宣传,都是需要砸入巨额资金进行宣传的,即使杨文东在东南亚掌握销售渠道,但也得在传媒上投入不小的资源,才可能替mini打开一点市场,而再加一个其他汽车品牌,几乎是做不到的,资源不够、汽车销售中心也顶多向一款车倾斜资源。
而兰利就是一个大杂牌,还不像大众丰田,只有一个车标;且兰利的质量技术,也是真的不行,身为付不起的阿斗,也是有原因的,杨文东可不敢随意瞎折腾汽车,这玩意出事会要人命的。
撒切尔也明白了杨文东的意思,点头道:“我明白了,这的确有些让你为难了,但我也是希望能够有一些机会。”
“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或许以后有机会,但,合作也是有前提的。”杨文东隐晦的提醒道;
如果自己能够收购迷你汽车,那一切好谈.虽然大概率他也不会同意帮助整个兰利,顶多路虎、捷豹之中选择一款合适的,额外帮一把;
但如果没收购成功,那自己的汽车销售资源必然一分也不会帮的,自己安安心心的卖丰田本田大众甚至美国三大汽车不更香吗?至少在质量技术上,这些大品牌没什么大问题,自己也安心很多。
“嗯”撒切尔也理解了,随即道:“杨先生,这件事涉及很大,短时间内估计不会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