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73」港岛炒房序幕拉开,关祖的应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773」港岛炒房序幕拉开,关祖的应对! (第2/3页)

张的氛围。

    ……

    5月22日,

    另外一份报纸报道了:《97之后,将有大量内地富豪涌入港岛购房,豪宅价格年内或翻倍!》

    文章分析97之后,港岛和内地互联,以港岛的优质金融资源、国际窗口资源,势必会吸引大量的内地富豪来港岛疯狂抢购豪宅,甚至预言豪宅价格在年内将翻倍增长。

    引导读者产生香港房产市场即将被内地资金哄抬价格的恐慌心理,刺激市民产生“再不买就永远买不起”的焦虑情绪,从而迫不及待地投身购房大军。

    ……

    5月24日-28日,

    汇丰、渣打以及一些资产管理公司,纷纷出具了一些数据报告。

    汇丰的报告:“港岛住宅空置率仅 8%,供需严重失衡!”

    报告故意大幅压低香港住宅的空置率,让公众误以为市场上住房极度短缺,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同时,渣打那边搞出了一份报告:“港岛人均居住面积仅 5㎡(实际 15㎡),在经济好转的情况下,住房需求爆发在即!”

    并称:“价格即将暴涨,再不买,就来不及了……”

    这些报告运用大量专业术语,如“空置率统计模型”“人均居住面积评估体系”等,让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市民难以辨别真伪。

    这些虚假数据,进一步强化了民众对住房紧张的认知,仿佛香港已陷入居住空间严重不足的困境。

    ……

    转眼,时间来到了6月。

    为了进一步推动舆论导向,索罗斯基金公司收买了部分所谓的经济专家。

    原本是想在tvb、亚视投放节目的,但是被拒绝了。

    最后索罗斯基金公司集中在媒体报纸、广播电台上报道了专家们的预测。

    专家们大胆预测:

    “港岛房价未来 5年必超东京!”

    “现在不买房,5年后全款变首付!”

    “买到就是赚几年,买不到就亏几年!”

    一个个经济专家的发言,吸引了众多粉丝和观众的关注,让不少人都开始急了,掀起一阵恐慌情绪,许多原本犹豫不决的市民,在这些名人言论的影响下,开始动摇,考虑要不要尽快购房。

    ……

    以上这些,还不够。

    索罗斯基金公司不动手则已,一动手自然是全力以赴。

    他们和房产商、汇丰渣打等,在房地产市场上进行“左手倒右手”的虚假交易操作。

    以一套位于港岛的房产为例,某个人在指示下,以 1000万港币的价格买入该房产。随后,第二个人在短时间内以 1200万港币的价格“接盘”。

    通过这种看似正常的交易流程,实际上是人为地不断抬高房价,制造出该区域房价持续暴涨的假象。

    业主看到最近房价暴涨的消息,然后又看到附近的房子卖出高价,自然纷纷加价。

    甚至有买家已经谈好了价格要买了,结果业主临时加价50万、100万。

    这样的事情,发生越来越多。

    不明真相的购房者看到房价不断攀升,担心错过购房时机,纷纷急了,于是看房的人多了,看房的人多又导致业主觉得房价必将大卖,赶紧加价……

    就这样,房价就被推动一步步上涨。

    ……

    随着房产市场大热,

    汇丰、渣打等等好几家外资银行,在索罗斯基金的推动下,在香港市场推出极具诱惑性的“超低首付计划”。

    购房者只需支付 5%的首付,就能开启购房之旅,而在前 3年,贷款利率更是低至 0.3%,这一利率水平远低于当时香港市场的平均贷款利率。

    “这是你人生中能够贷出来的最划算的一笔钱!”

    “还犹豫什么?冲冲冲!”

    “想赚钱,要发疯!”

    这一举措吸引了大量资金并不充裕但又渴望拥有房产的市民纷纷贷款买房。

    当然,这部分贷款是个高风险的东西,汇丰、渣打等银行心知肚明,所以他们将这些贷款打包成金融衍生品,如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转卖给国际投资者。

    这种操作模式可以将风险层层转嫁。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购房者无法按时偿还贷款,这些国际投资者将遭受巨大损失,而香港的金融体系也将面临严峻挑战。(类似于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的做法)

    ……

    以为这样就完了吗?

    还不止!

    索罗斯基金公司通过各银行、各种途径,组织炒房团,给炒房团提供高杠杆资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