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7章 科举风波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27章 科举风波起 (第2/3页)

然在这个世界早早扎根,甚至比历史上更加成熟。

    这太违背常理了。

    他曾翻阅古籍试图寻找答案,最终发现一切的转变都发生在三百年前。

    再往前追溯,历史的脉络便模糊不清。每当他试图深挖心中便涌起一股警兆,仿佛冥冥中有某种力量在阻止他窥探真相。

    “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

    说回最近。

    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秋闱三场,地点定在扬州治所寿春。

    距离考试只剩一个月,崇绮书院的气氛已绷紧如弦。

    “五更灯火三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清晨的讲堂里,油灯彻夜不灭,砚台里的墨研了又干。

    学子们或伏案疾书,或闭目默诵,连用饭时手中都攥着抄录的时政策论。

    许宣整理着行装,过几日便要带领一批非世家学子提前赶赴寿春。

    崇绮书院早已在考场附近包下客栈,免得这些寒门士子到了地头连片瓦遮身的地方都找不到——毕竟扬州繁华,考前房费能翻十倍,没点家底的考生甚至得露宿街头。

    书院的老学究们平素最重风骨,可到了这种关头,谁也不会故作清高。

    顾教授连夜修书,向昔日同窗打听今年主考官的偏好——那位大人是喜欢骈四俪六的华丽文章,还是推崇朴实切要的经世之论?

    秦博士则翻出历年优秀成文,在重点段落旁朱笔批注:“此处必考!”

    甚至有位致仕的前侍郎被请来,眯着眼捋须道:“今年西南地区灾难更有大星坠落,东海之上有万丈波涛投出莲花形状,陛下临朝和朝堂诸公之间又闹得沸沸扬扬……策论题多半逃不开这两样。”

    崇绮书院收集的讯息越多,越让人感到荒诞离奇。

    帝都最新传言,礼部拟定的策论风向竟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近些年天灾频发,异象丛生——北方大旱,赤地千里,饿殍载道;蜀州地动,城垣崩塌,死伤无数;

    更有流星闪现天际,夜半红光映天,钦天监连夜占卜,却不敢直言凶吉。

    朝廷需要一套说法,既要解释灾异又不能让人联想到“帝王失德”。

    于是礼部搬出这套“天人交感”的理论,暗示灾祸只是老天爷偶尔“心情不好”,与朝政无关。

    但另一派官员却暗中推动另一个命题——“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他们将“畏天命”列为首要,表面上是劝诫士人修身,实则暗藏机锋:

    警告晋帝天威难测,您炼丹求长生就不怕遭天谴?

    天命高于帝王,而“天命”的解释权在谁手里?自然是精通经义的文官集团。

    据说其中就有某些太史令的血泪史在其中发力,谁不怕啊。

    这场命题之争,本质是文官集团对皇权的柔性制约。

    他们不敢明说“陛下您错了”,只能借圣人之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