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11 前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11 前沿 (第2/3页)

过后,汽车排放的检测标准肯定也会变了。”俞兴感慨道,“说起来,凡利亚的皮尔森到现在也没道歉啊。”

    刘琬英给出一个强有力的理解:“皮尔森可能刚开始想道歉,然后一看‘过山峰阵营’爆料出来这么多家同行,他就又不急了,没准现在都想着继续保住自己CEO的位子。”

    俞兴啼笑皆非,这也许真接近真相了。

    刘琬英若有所思的说起另外一件事:“这几次下来,也没人说我们只针对中概股了,国内的线索还更好甄别一些……”

    “过山峰女士,收一收你的杀意,我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俞兴的念头跳转,“你刚才说东芝,如果东芝真有问题,那恐怕离不开这几年被冲击的厉害的家电业务。”

    他小时候对于日本家电品牌的繁荣还有印象,但现在越来越受中韩的冲击,包括消费电子也是这样。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揣测,东芝确实存在迫切改变的压力,另外,日本福岛在2011年被震,发生事故的核电站就是东芝共同打造和管理的,那肯定也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急就容易出错。”刘琬英简单评价,话锋一转,“你造车倒是不急。”

    俞兴情不自禁的叹了口气:“我心里也急,但一想到三菱、雷诺、大众这些车圈前辈愿意帮忙,我又觉得慢一些也不错。”

    刘琬英笑吟吟的走到俞兴背后,伸手给他捏了捏肩膀:“我相信碳硅集团一定能成功的。”

    “哪里有什么一定的事情?”俞兴回手拍在小英的手背上。

    “确实没有一定的事情,但我相信一个亲眼目睹和操盘戳穿车企造假的公司创始人,他在品质方面的坚持更能强硬一些。”刘琬英就事论事。

    俞兴丝毫不谦虚:“那是肯定的,这叫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四月的第一个周末,坐落于临港的碳硅集团迎来一位来自百度的客人。

    作为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的副院长,余凯把自己想要外出创业考察的最后一个目标放在了碳硅集团。

    IDL是前年酝酿,去年成立,也是国内第一家按照国际最高水准成立的深度技术研发机构,属于国内互联网行业前沿技术的一部分,院长就是掌门人李艳红本人来担当。

    不管纸面上的研发实力,还是公司里给予的重视,这都是十分不错的。

    然而,余凯从去年到今年,越来越觉得百度这里没什么意思,他想做的是人工智能,是深度学习,是从软件到芯片,从软硬件的联合优化。

    但是,百度这里更多的是想把它在广告营收方面的功能发扬光大。

    也因此,余凯动了外出创业的念头,思来想去的把方向定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这上面,连公司名都想好了,叫做“地平线”。

    他本想立即辞职,但刚帮百度从美国挖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大佬吴恩达,实在不好意思扭头就走,只能利用周末时间先走访走访国内的汽车企业。

    从长安、长城到吉利、广汽、比亚迪,余凯走访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但是越走访就越失望,到了最后一个本来寄予厚望的碳硅集团,也变得没有太多兴致了。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这个方向在国内还是太超前。

    相对而言,去年成立探索自动驾驶团队的百度还算有眼光,当然了,这也是注意到谷歌等国外企业的研究方向。

    余凯到了临港,第一时间没约到碳硅集团那位俞总,本想直接就此回了京城,但临港这边的碳硅数据公司也有百度的前同事,也就见了见面,又多等一天才等来碳硅掌门人。

    他对于俞总的第一印象是年轻俊朗,心里觉得倒是和自家的李总有些相似。

    “余总对电车也感兴趣吗?”俞兴简单寒暄,不清楚对面的来意,本想是让别人招待,但微信上被翟逸飞推荐介绍,也就抽时间过来见一见。

    余凯点了一下头,亢奋的心态早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