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22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2/3页)
。
与其如此,倒不如很有默契的将雒阳—南阳这一条前线放空,当做缓冲区域。
“但德祖其实说的也没错。”
南阳这个地方确实对刘表,对朝廷而言都是鸡肋。
可对于袁绍、曹操却不是。
若是他们占据了南阳,则会直接切断朝廷与荆州的陆上联系。
就算不在此地耗费太多精力,也不该这般随意处置,免得将来被袁绍、曹操,在此地夺了先机。
“此事我会去和刘荆州商议。”
大汉使团又穿越了南阳,终于是来到了南郡,看到了其郡治襄阳。
“此真乃军事重镇!”
司马懿一路走来,对荆州的地势风貌都极为上心,上心到仿佛他不是来出使荆州的,而是来为攻打荆州做准备的……
可当司马懿看到襄阳的那一刻,还是充满了绝望。
此城……几乎没有强攻的可能!
沔水在此地绕了大弯,几乎成了一个“几”字,而襄阳城就坐落在这“几”字中央,将这里的地形变成一个“凡”字。
在襄阳城左右两面,则分别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名曰鸭湖和洄湖。
也就是说,襄阳真正做到了三面环水,水绕城池。
至于剩下的南面,那里也不是没有防御体系。恰恰相反,那里有一座山,名曰岘山。
三面环水,一面抱山,即便是最强悍的战将看到此处,怕不是也会头皮发麻,不知该如何应对。
最可气的是从西面还有一条檀溪,直接沟通了襄阳的几条水路,打造成一个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
只要有一支舰队屯驻在襄阳城内,凭借着周围的水道,敌人对襄阳根本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更别说在襄阳西南侧还有一块平原空地,可以种植作物,提供粮食,让襄阳做到自给自足。
除此之外,便是与襄阳并列的另一座城池——樊城。
樊城与襄阳并不在一处,而是在沔水北面。
樊城与襄阳又是一个极端,因为没有天然的山川之险,便不计成本的加固了樊城的城墙,变成了一个刺猬。
有着襄阳的钱粮支撑,即便樊城没有山河之利,也依旧是易守难攻,极难攻克。
这一整套的仿佛工事落在司马懿脑海中,毫无疑问让司马懿头皮发麻!
襄阳……太难打了!
这种地方落在敌人手中,实在太危险了!
司马懿握着节杖,心下已是下定决心,绝对不能让荆州,特别是襄阳落入敌手。
此刻汉使一行人已经接近樊城,正要入城。
司马懿在一处驿站专门停下,整理仪仗,避免给朝廷丢人。
就在此时,司马懿突然听到外面驿站的官员窃窃私语——
“昨日就有一伙汉臣,今日怎么又来了一批?难道朝廷派出了两支使臣队伍?”
“呵!这你就不懂了吧?前面那拨汉使队伍中大部分都是河北口音,估计是从河北来的。后面这伙人中大都是关中口音,肯定是从关中来的,这么说你可明白?”
“嘶~~~河北?河北那不是……汉贼吗?州牧为何要我等也迎接他们?”
“关你屁事!你好好把自己的活生做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