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四十四章 线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四十四章 线索 (第2/3页)

    就这样,李言诚十年如一日的给他老丈杆子不停的灌输经济发展的优缺点,还真将罗老的守旧思想给扭转了不少,所以,等到了合适的时机之后,这位老同志就成了改开的坚定支持者。

    他的这个变化,不但让苏老等几位非常熟悉他的老战友们感到好奇,那位也是颇感诧异。

    几经询问后才得知,原来罗老的一切变化都是因为他家的那个小女婿。

    这也是为什么李言诚这次提出要大力发展个体与民营经济,使人人都有事情做,从而在根本上改善社会治安环境后,能那么快就见诸报端,并且还跟上了社论的原因。

    而且,那些老同志,尤其是那位,都给他挡住了不少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否则,光是那些保守派的唇枪舌剑,就能骂的他欲仙欲死。

    正是因为李言诚让他老丈杆子做出了改变,所以在这个月初的会议上,罗老才能更进一步当上第一副,也就是常务副,否则,要是他还是以前的那种政治理念,这次是非常有可能退休的。

    所以,熟悉的人都知道,李言诚和罗老这翁婿二人其实是相辅相成,不看职务的话,谈不上谁强谁弱。

    而且,罗家的这个小女婿可以说是先后两次挽救了罗老的政治生命,只这一点,让很多知道详情的老同志看着李言诚都哗哗流口水,同时又懊恼不已。

    这么一块璞玉,当年他们怎么就没能发现呢。

    现在挖墙脚是明显不可能了,于是乎,很多人将视线落在了李家那两个孩子的身上。

    面对络绎不绝上门提亲的人,李言诚是哭笑不得,他儿子才不过十岁,女儿更是只有七岁而已,现在就订亲,还是和陌生人,他感觉自己实在是有些接受不能。

    最后还是他丈母娘出面,才帮他抵挡住了这波提亲潮。

    要不然的话,有些人他还真不太好拒绝。

    ……

    就在李言诚和他老婆坐车正往回走,打算好好享受一下难得的三天假期时,那个一直隐藏在黑暗中的犯罪分子,时隔近一个月后又有些静极思动了。

    根据齐峰和他对象,同时也是系列案件的受害者之一扈蕊提供的信息,警方已经对嫌犯重新做出了一幅在他们看来应该是比较靠谱的画像。

    年龄、身高体型、声音特征。

    在掌握了这些后,京市各个派出所重新对辖区内的所有住户,尤其是男性,进行了再一次的摸排走访。

    这次大面积走访,摸排出来了不少,符合市局下发的协查通报中那个嫌疑人体貌特征的人。

    派出所民警在摸排出来符合嫌疑人体貌特征的人后,就会上报到分局,然后由分局刑警队接手,直接正面接触。

    各分局刑警队调查的主要是,目前已掌握的今年那三起案件案发时间段,被他们调查的人在这个时间段内的行踪。

    总共三个时间段,只要有一起说不清楚,分局刑警队就会上报到总队,由总队接手调查。

    刚开始他们是这样操作的,李言诚在听说后马上就否掉了他们这个做法。

    改成了三个时间段只要有一个能说清楚,且有人能够佐证,就可以排除掉这个人,不用再继续调查。

    他们所掌握的今年发生的三个案发时间段,最早的一个都是五一劳动节的事情了,最晚的也是九月二号,距今已经过去了十几天。

    很多人连一周前自己做过些什么可能都忘记了,更别说十几天前,四个多月前了,而且还是要详细到几点到几点。

    让提供这么详细的信息,这多多少少都有点为难人。

    案子,肯定是要破,犯罪分子必须要绳之以法,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本就是公安的职责,但这可不是扰民的借口。

    系列案件影响十分恶劣,且时间跨度非常久,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如果因为这起案件被警方调查,且被调查人还说不清楚自己的行踪,没办法提供相关证明,那么这个人即便回去了,也很有可能会社会性死亡,周边的街坊邻居包括亲朋好友都会以异样的眼光看他。

    李言诚特别交代了,不允许发生这种事情,调查结束,排除掉这个人的嫌疑后,必须要给一个明确的说法,不能含含糊糊,尤其要给被调查人所在的居委会、街道办讲清楚。

    公民配合警方是义务,但不能因为这个就打扰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排查已经进行了十几天,在接到辖区派出所报上来的人员名单后,各分局刑警队经过细致调查,被排除掉的可疑人员也已经有好几百号,可还是迟迟没有发现那名犯罪分子的身影。

    这让大家都有些怀疑,这次的摸排条件是不是又搞错了。

    何止是一线干警怀疑,李言诚同样也怀疑,按理来说,齐峰和扈蕊二人这次提供的信息,算的上是比较全面的了,只要排查不漏户不漏人,应该是可以摸到这个人尾巴的,可偏偏十几天过去了,一点音都没有,这就有些奇怪了。

    除非,那俩人提供的信息有误。

    这倒不是说他们故意提供错误信息误导警方,而是那名犯罪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