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妒英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妒英才 (第3/3页)

。朕会下旨追封他为礼部侍郎。”赵兴说道。

    “多谢陛下!”顾廷烨躬身道。

    他此时献上顾廷煜所留之策,也是想为他求个追封。

    虽说没有实际意义,却能在墓碑上刻着官名。

    古人对这些还是很看重的。

    顾廷烨走后,赵兴还是感到一阵可惜。

    大宋不缺人才,缺的乃是军事上的人才。

    …………

    还有两天过年,英国公回到了汴京。

    回到汴京,英国公直接入宫面见了赵兴。

    “臣拜见陛下!”

    看着面容苍老,身形依旧挺拔的英国公,赵兴微笑起身道:“此时也没外人在,国丈无需多礼!”

    赵兴让人给英国公赐了坐,笑道:“这次多亏国丈果决出兵,逼迫辽国退兵,否则耶律重元怕是危险了。”

    “陛下言重了,臣无诏出兵,还请陛下责罚!”英国公说道。

    “英国公立此功劳,朕高兴还来不及呢,岂会怪罪。”

    赵兴摆了摆手道:“耶律重元暂时还有用处,来年辽国必然会对其出兵,到时候还得国丈见机行事。既不能真和辽国开战,也不能让耶律重元被灭。”

    “陛下!”

    英国公苦笑道:“臣已经年迈,北方苦寒,实在难以承受,陛下还是换个人去吧。”

    赵兴沉声道:“朕也知国丈辛苦,可如今军中朕能信的过的也只有国丈了。”

    大宋文官多如牛毛,可唯独武将方面,真正有能力的不多。

    就连很多武勋人家,都弃武从文,让家中子弟读书,想着科举入仕。

    这个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但是这句话在大宋并不适用。

    相反,民间流传的是好男不当兵。

    赵兴已经打算来年亲自主持武举,以表示对武举的重视。

    看看能不能出现一些人才。

    北方那边,除了英国公外,赵兴实在想不到可用之人。

    不是能力,而是威望和身份。

    这次英国公出兵,陈尧阻止的事情赵兴也知道。

    也就英国公身份足够,陈尧并没有强烈反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