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章 急转直下的印度局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0章 急转直下的印度局势 (第3/3页)

攻破我们的防线。”

    张国梁走进地堡,目光环顾四周,不住的点头。

    “不错!不错!”

    “有此防线在,达卡的城防便当无虞!”

    一旁的方海洋也是捋着胡须说道。

    “很好,你们做的很不错!”

    “我军在这里有达卡要塞为屏障,有南洋舰队为依托,即便有朝一日,加尔各答方向的英军倾巢来犯,达卡的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如今,英军在加尔各答也是布置有重兵的。

    虽然在后世,在印度的那些个城市中,加尔各答的份量比不上孟买和德里。

    但是,在这个时代,加尔各答的份量却是丝毫不比孟买和德里差。

    因为,自从英国开始侵略印度以来,加尔各答就一直是英属印度的首都。

    重要性不言而喻!

    即便当年英国在克里米亚人脑子都快打成狗脑子了,可英军在加尔各答依旧保留了一支重兵驻防。

    后续,即便印度大起义进行的如火如荼,可加尔各答这边却依旧稳如泰山。

    而在唐军攻克达卡之后,加尔各答方面的英军便有些跃跃欲试的意思。

    虽然如今还未来犯,但也只是他们没做好准备而已。

    一但英军做好准备,是定然会发兵达卡的。

    方海洋和张国梁两人继续在阵地上巡视。

    只是,就在这时候,一名唐军传令兵慌慌张张的跑到了两人面前来。

    “启禀司令官,师座!”

    “德里方向有噩耗传来。”

    “印军纠集大军主力反扑德里,但却在德里城下被英军打的大败。”

    “三十万印度起义军一战折损殆尽,印军将领夏尔玛,桑贾伊等人均被英军所俘获,巴哈杜尔沙二世侥幸得脱……”

    “如今的印度起义军,仅剩少量残兵退守至坎普尔!”

    方海洋闻言,整个人都不由自主的愣在原地,忍不住蹙眉询问道。

    “什么?!”

    张国梁也是表情凝重的询问道。

    “然后呢?”

    传令兵闻言,深吸一口气,脸色凝重的说道。

    “随后,英军便向着坎普尔和勒克瑙方向发动攻势。”

    “如今,坎普尔和勒克瑙均已经易手。”

    “我们所得到的最新消息是,巴哈杜尔沙二世正带着少量残兵,向达卡方向撤来!”

    此言一出,方海洋和张国梁两人的脸色均是忍不住垮了下来。

    “玛德,麻烦了!”

    方海洋忍不住咬牙道。

    一旁的张国梁也是脸色难看。

    “这些印度人还真是不成器,我大唐支援了他们那么多先进军火,他们竟这么轻易的战败,把军火全送给了英国人,还真是,还真是……”

    张国梁心中憋闷,甚至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司令,你以为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张国梁开口询问道。

    方海洋脸上的表情一抽,然后说道。

    “嗯……”

    “先将事情上报,请朝廷方面决断。”

    “然后,派兵去接应一下正在向达卡撤来的巴哈杜尔沙二世,除此之外,也要做好在达卡御敌的准备……”

    现在方海洋是真的有点麻。

    玛德,印度人,是真踏马坑啊!

    张国梁闻言,也只能点头表示明白。

    ……

    京城!

    马蹄声响起,一辆马车沿着官道前进,来到了京师城外。

    然后从城门处行驶进了京城。

    马车一路穿过京城繁华的街道,李鸿章掀开车帘,观察外边的街景。

    眼前的场景和他印象中的那个京城完全不同。

    以往低矮破旧的平房窝棚,变成了一栋栋六七层的小高楼。

    街道上成群结队的乞丐全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穿着体面的商贾旅人。

    坑洼不平的石板路,黄土路,都变成了平坦笔直的柏油马路。

    街道上变得一尘不染,几乎不见任何的垃圾杂物。

    他的心中满是惊叹。

    这才几年功夫,京城的改变可真大!

    大唐和满清,果然不是一回事。

    马车一路行到圆明园外,这才停了下来。

    车门打开,穿着一身官服的李鸿章从车厢内走出,迈步来到圆明园正门外。

    在经过检查之后,李鸿章被放行,得以进入圆明园。

    沿着园内的通幽小道前行,走了有半刻钟,李鸿章终于抵达了九州清晏。

    王忠上前来招呼道。

    “李大人请这边来。”

    “陛下已经在殿内等着您了。”

    李鸿章闻言,开口说道。

    “有劳王总管带路!”

    说话间,两人一同走进了九州清晏,来到了李奕面前。

    李奕端坐在一张书桌后,眼见李鸿章被带进来,笑呵呵的说道。

    “渐甫来了?”

    “算算日子,你我也有几年未见了吧?”

    李鸿章在李奕面前下拜,行礼,然后说道。

    “回陛下的话,自昭武四年在山东一别,微臣确实已经有三年余未曾见过陛下了。”

    李奕笑呵呵的说道。

    “卿家这段时间在山东那边做的不错,朕准备要给卿家加加担子。”

    “不知卿家意下如何?”

    自从黄河决口之后,李鸿章便被李奕安排在了山东,一路从曹州知府提拔成了山东巡抚。

    主要负责山东方面的赈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