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60中山侯,您这病是月事不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260中山侯,您这病是月事不调 (第1/3页)

    赐宴。

    太子朱标很是高兴.

    这个场面,老朱并没有出席。

    全权由王布犁来主持。

    太子只需要坐在主位上及可。

    王布犁对于这次招商宴饮的也没什么兴趣。

    不如一会组织人去夜秦淮消费整个一条龙服务,给小公爷李景隆拉拉业务。

    这才是正常的商务招待,算是给老朱挣钱了。

    毕竟皇宫的宴饮,拿出来略显寒酸。

    皇帝带头节俭,御厨弄出来的食物也就是不难吃罢了。

    但是朱标却是沉浸刚刚掌握权力的爽感当中。

    此时他满面笑容。

    故而这帮商人见太子高兴,激动的心情也都放松了许多,他们拿着筷子品尝着皇家饭菜。

    虽然心里持怀疑态度,皇家御厨烹制的菜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好吃,但嘴上还夸着说什么山珍海味也不过如此。

    无论如何,同当朝太子一起吃过饭,那也是一件值得吹嘘的事情。

    那饭菜自然不是重点。

    王布犁坐在一旁,丞相胡惟庸举着酒杯坐在旁边:

    “驸马,你这一套行云流水,从哪里学来的?”

    王布犁也顺从的举起酒杯,笑道:

    “胡相,我这点手段都是在基层学来的。

    毕竟按照陛下的意思取缔牙人,让官府介入其中。

    我呢也是没少跑市场,同这些商人进行交流,才会略有心得。”

    胡惟庸微微眯着眼睛,屏息凝神。

    他认真的瞥了王布犁一眼,又把目光放在别处。

    这小子的瞎话真是张口就来。

    就这种手段,一环套一环的。

    你说你是从那些商人那里学来的。

    谁能信呢?

    完全不是灵机一动的办法,而是一步一步有谋划的走过来的。

    少了一步,都不一定能有这种局面。

    瞧瞧这帮江南大商人们,被你小子给哄的五迷三道。

    他们纷纷慷慨解囊,说是要支持朝廷做工程。

    还跟太子殿下说着要不是驸马爷发行的专项国债太少,他都想自己包圆了。

    一副我也想要进步的舔狗模样!

    他们要是有这手段,还用得着你出头?

    胡惟庸也不是没读过书的混子。

    相反他读了不少书,也有着自己一定的认知,并不是脑瓜子不开窍之人。

    无论是借给汉景帝钱,还是那些给官员搞京债的商人。

    他们全都是靠着高利息来获取丰厚的回报。

    但王布犁的操作呢?

    那就是拿你的钱把朝廷的事情办喽,关建你还得赔钱干!

    毕竟你花一贯五百文的专项国债,伱只能抵扣一贯的商税。

    胡惟庸从历史当中就从来没有寻找过这种例子。

    简直是开了历史的先河。

    “驸马。”胡惟庸还是不死心的道:

    “就好比他陈世州买了一万股,还超出五千两的银子,没有赚回去,如何能甘心?”

    “不甘心?”

    “胡相,此言差矣,他们赚大发了。”

    王布犁放下酒杯哼笑了一声:

    “才花五千两就能抵扣明年一万两的税收,甚至今天还能有机会同当朝太子、丞相以及驸马在皇宫共进午餐。

    如此盛况,活着都能写进县志,名字刻在运河旁的石碑上。

    等他们嘎嘣死了,都可以记到墓志铭上,激励子孙后代他们的祖先曾经有多牛。

    希望他们能够再接再厉。

    胡相,你觉得这多出来的五千两,他们花的值不值?”

    王布犁给朱元璋说的话,同给胡惟庸说的话完全是两个角度。

    但是胡惟庸听完之后,眼睛却是一亮,

    “你这么一说,咱觉得值。”胡惟庸摸着胡须笑了笑:“尤其是咱始终觉得你要少了。”

    王布犁拿着筷子夹了一口菜:

    “胡相,你且瞧着待到二期工程开工后,那些得了好处以及没有抢到机会,眼热的人,朝廷再推出高价,他们还会不会觉得太贵了。”

    铺垫的必要性。

    如此低廉的价格,得到好处之后,第二轮的国债,自然是能够引发商人争抢的。

    金融这玩意有时候就是这么的不合理。

    大家全都买涨不买跌。

    胡惟庸轻轻颔首,王布犁收割江南大富商的手段,简直是狠辣且不见血。

    第一拨人都赚到了大便宜。

    第二波第三波来了。

    难道你们就甘心朝廷的便宜总是被别人占走,自己却无法分的一杯羹吗?

    更何况王布犁并没有禁止他们手里的专项国债不可以买卖,但是要经过户部的审核才能进行转卖,重新登记。

    总之想要把专项国债搞到手里,就不要怕麻烦。

    因为麻烦的政策,就是为了避免让你很容易就进行改变的,增加你的诉求成本。

    胡惟庸观察了一下大殿内的商人们,一个比一個嘴咧的大。

    毕竟陛下虽然对商税以及许多商品都免税,收上来的商税对于朝廷而言,简直是九牛一毛。

    如今王布犁这般大肆鼓励商业,看样子今后商税也是朝廷重要的收入来源了。

    对于这新鲜的增加税收手段,胡惟庸作为丞相还是挺愿意接受的。

    他深知宋朝的商业氛围极为浓厚,可谓是历代王朝的巅峰。

    大明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摸到宋朝商业的半山腰。

    对于此事,胡惟庸很是期待,王布犁到底能搞出多大的商税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