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5百年难题他都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45百年难题他都会? (第2/3页)

目前短时间内是抽不出精力来整治这里。

    这件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有治河能力的人才去现场勘察,没有个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是不成的。

    目前而言是大明官府短时间内法完成的,我无法立即给你们反馈,此事需要延后。”

    蒋环按照王布犁的要求记录下来,众人对于王布犁的话也是认同的。

    他们也觉得修运河是需要大量银钱的。

    目前朝廷而言,怕是拿不出来多少钱,否则天子也不会开青楼来赚钱了。

    漕运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历史上的地主经济及中央集权国家两个前提条件,元明经济重心在南方,政治重心在北方。

    另一方面,地方市场不可能直接提供给朝廷所需要的巨额商品粮食,漕运正是担负了这么一个历史任务。

    朱棣北迁后,大明皇帝才都把漕运视为朝廷血脉,国家大计、治世之要务。

    其中隐藏的政治和军事意义上来讲,漕运还维持着对国家经济重心的东南地区统治和军事镇压作用。

    只不过朱元璋对于漕运也并不怎么上心,他本身就直接控制东南地区这个朝廷中央财政的主要来源,对于北方的支援,也用不着突然就直接赶路支援。

    “除了北方的运河需要改善,南方的运河有地方吗?”

    陈世洲作为豪商一直坐在王布犁一侧,他斟酌的开口道:“驸马爷,从长江出发,船只可以从三条人口处进人漕河。

    东边,是白塔河;中间是瓜洲;西边是仪真。

    由于漕河的水位高于长江水位,因而入口处用石头修建,形状为斜坡。

    为了进人漕河,船只首先要卸下货物,由苦力将货物溯着漕河运到岸上。

    然后,用绞盘把船只提起来,拖过斜坡。

    船只为此等上十天半月,而且,操纵绞盘并不顺利,容易把船给弄坏,希望朝廷能够寻懂水利之人,把此处改进一二。”

    王布犁听着周遭人的解释,自己换算就是落差大概在五米左右,在这种地方,安装的双重绞盘,需要百人往上负责操纵。

    船只在落水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即使船头安装上护栏,并用坚固草席系在船头上,保护船只,有些时候也会对船只造成巨大的伤害。

    “这个事情我倒是有个想法。”

    陈世洲听着王布犁这般说,也是一惊。

    因为这种情况出现百年往上,都是这样干下来的。

    百年难题。

    谁能有法子解决啊?

    难不成驸马爷他真会啊!

    席策也是有些拿不准,他不相信王布犁一个善于断案之人,懂得水利的法子。

    王布犁只是提供一个方法,至于具体的还得水利专家的。

    其实就是安装闸门,把水位给放到相同水平,然后就用不着先卸船再拉船,最后再装船之类的事情。

    只不过王布犁拿着毛笔的时候稍微愣了一下,要是安装闸门了,那么多考此为生的苦力,到哪里去讨生活呢?

    没有把这帮苦力后路安排好了,就直接安装闸门,怕是这件事算的完美。

    于是王布犁便放下笔墨,对着众人笑了笑:“方才不过是戏言尔,让诸位见见笑了。”

    对于王布犁的这句戏言,大家各有各的想法,也配合的跟着笑了笑,纷纷表示被驸马爷给骗到了。

    趁此机会,王布犁宣布中场休息一会,该上厕所撒尿的就去吧。

    席策突然觉得王布犁是有想法的,只是不想为外人道,他听闻驸马爷同工匠们之间的交流是极为密切的。

    当时江宁县疏通沟渠,以及建立公共厕所,都没有让工匠顶着大热天的时辰干活,反倒给他们提供冰凉的绿豆水用来避暑。

    待到他们进了县衙的厕所后,发现还是极为私密的,并没有像公共厕所那样没有遮挡。

    “陈兄,这新式厕所也是一种新挣钱的商路啊!”

    “嗯。”

    陈世洲轻微颔首,但是这个买卖听说是燕王府对外经营的。

    谁敢轻易复制?

    就算是谈买卖也得去燕王府的店铺去询问,让他们供货,他们代为发卖。

    陈世洲不是没有想过,可是本地官府并没有经营公共厕所的想法,这钱谁来收?

    难不成你建成之后收费,那谁还会去啊?

    这些事都是需要细细思量的,顶多卖给一些富户,他们才愿意改变。

    王布犁其实是想要跟这些走南闯北的人多聊一聊的,目前他也只能通过邸报关注到官府的事情,各地的民生他还是不了解。

    这些商人的沿途见闻,倒是能让王布犁听个新鲜。

    比如苏州的枫桥是大明首屈一指的最大米厂,江南的粮食都是由此运销,连福建、广东的米都是在这转销,可以说枫桥的米价能够影响全国。

    待到会谈结束后,王布犁便让钟牛代替自己出去送送人。

    对于这一处理手段,席策等商人并没有觉得不正常。

    王布犁再低三下四的送他们出去,他们就得好好想想,驸马爷是不是想要谋夺他们全家的资产了。

    现在这个度刚刚好。

    待到人走了之后,王布犁开口道:

    “蒋环,方才所讲的全都记录下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