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1新兵器神威无敌霹雳旋风雪上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41新兵器神威无敌霹雳旋风雪上飞 (第3/3页)

布犁所言晨勃是什么意思,但他听懂了王布犁阴阳怪气的语气。

    见他探寻的意思,王布犁又给他解释了一柱擎天的事情。

    朱标撇撇嘴,指着自鸣钟道:“妹夫,你为啥要整个算筹字搞在上面?”

    “方便我判断时间。”

    王布犁也没瞒着,把十二个时辰的理由给说出来了。

    朱标自然是不相信他这套说辞的。

    子时什么的,根本就没有对着那个一字。

    可王布犁都这样说了,朱标也不好在追问。

    “其实我也挺稀罕这玩意的,奈何父皇他不喜欢,除非是那种农具啊,新式武器之类的。”

    朱标叹了口气,就不再纠结自鸣钟这个事。

    万一是王布犁曾经在仙境当中遇到过的物件呢,只是他没本事复原。

    就如同那些能在天上飞的法器一样。

    王布犁从“万米高空”的法器上跳下来的壮举,着实把身临其境的朱标吓得半死。

    再一想王布犁也在仙境当中从高山滑雪而下,那也着实是刺激。

    朱标从怀里掏出一张画纸,递给王布犁瞧:

    “在辽东的士卒发现林子里的那些女真人竟然划着这玩意,在冰雪上划得极快。”

    王布犁接过画纸仔细一瞧,这不是两手撑的滑雪板吗?

    女真人这么早就用上这玩意了?

    他一直以为女真人用的雪爬犁这玩意呢。

    朱标见王布犁在仔细观察,遂又小声道:

    “父皇准备迅速士卒练习这个,待到时机合适,在冬季出其不意的偷袭纳哈出,再生擒他一次。”

    纳哈出这个太平路万户被俘虏后,朱元璋以名臣之后,故而礼遇有加,派人去劝降。

    但是纳哈出执意北归,朱元璋就送他路费,让他走了。

    纳哈出北归后,重整旗鼓,发展实力,维护统治即将崩溃的元朝,并且在辽东占据辽阳,屡次发兵袭扰明边,乃是大明的一大边患。

    王布犁把纸张叠好又还给朱标:“大明现在没有实力多线作战吧?”

    他记得老朱因为乌斯藏使者被杀的事情十分愤怒,要出兵青藏高原灭杀吐蕃的。

    就算这个战事顺利结束,那也得依照蓝玉等人的请求,去南征云南梁王的。

    辽东的纳哈出还得往后排队呢。

    “不错,但这个一般人不好练,总得先让士卒训练一二。”

    朱标又随意的问道:“妹夫,你知道这玩意叫什么吗?”

    滑雪板呗。

    还能叫什么?

    “不知道。”

    “哈哈。”

    听到这里,朱标越发得意,把纸张揣在怀里:“父皇已经命名了。”

    “哦?”

    看着王布犁探寻的意思,朱标也没在瞒着:“按照咱大明命名的规矩,叫做神威无敌霹雳旋风雪上飞。”

    王布犁:???

    “啥玩意?”

    王布犁有些错愕的道:“当真?”

    “真的不能在真了,已经叫工部的人去安排做了。”

    “额。”王布犁沉吟了半天开口道:“真是好名字,威武霸气又里外都透露着牛逼。”

    “是吧,俺也是这样想的。”

    朱标知道这玩意肯定不叫这个名字。

    但现在它是大明的了,那就该取个该是大明的名字!

    王布犁吹了口气道:“可是在辽东作战,那也需要补给装备啊,这神威无敌霹雳旋风雪上飞,怕是负重不够多。”

    “对。”

    朱标连连点头,他确实回想起来王布犁只是身上穿的花衣服,但是背上却没有背什么。

    “那可怎么办啊?”

    王布犁走到办公桌前,开始磨墨:

    “我听说书人说过,辽东那边的本地人,冬天都是用一种爬犁运输粮食,这个爬犁也可以让工部制作。”

    待到王布犁在纸张上画出爬犁的模样后,朱标瞪大了眼睛。

    这玩意他真没见过,更没有听过。

    “这个跟雪上飞一个样?”

    “对,前面有驽马拉着在冰雪上走呗。”

    王布犁觉得既然朱标热爱工作,那就多给他来点活。

    老四可不用太谢我,毕竟老夫也不是什么王广孝!

    朱标很快就收拢心神,把这个图画收拢在怀里:

    “这对于我大明收复辽东,覆灭纳哈出会有极大的助力。”

    “还没用上呢,你咋就能肯定?”

    “哈哈哈。”

    朱标笑完了之后,才开口道:“因为咱的大明就是强啊!”

    王布犁哼笑了一声,既然大明强的话,不如把那些士卒的待遇提一提,免得他们成为某些人的奴仆。

    “你笑什么?”

    “我也觉得强啊,只不过那日我看见伤残的老兵在街上溜达,兴许是想要给妻儿买点东西,但又囊中羞涩。”

    “他们?”

    朱标显得有些不可置信:“南京新殿落成后,父皇就下令把许多伤残士卒全都安排在宫殿周遭新建的空房子里。

    白天让他们自谋生路,晚上则是交替巡逻。

    每月都给他们拨口粮的,用这种方式把他们给养起来。

    而且这两年,父皇下令所有战场上牺牲者,其妻、子或老人一律由官方“月给衣粮赈赡之”,而老迈兵卒则“听令于应天府近便居住,所给衣粮,与在军中一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