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章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4章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第2/3页)

单?不然怎么会停这么久,直到洪武十七年才恢复?

    “他们帮爷爷处理国事可以,但管理钱庄,远远不够。”朱寿叹了口气。

    不是大臣们能力不行,而是他们接受新事物有限,而且历来官员瞧不上经济事务,更别提他们会用心去学了。

    “父皇,今年乡试,不如也让寿儿参加试试。”这时,朱标贴近老朱耳边小声提议。

    朱寿也听到了,他没想那么多,只是拿这当挡箭牌,不愿回京城。

    老朱被朱标一句话点醒,既然寿儿想改科举,就给他个机会,让他知难而退也好。

    老朱笑着拍拍朱标,不愧是他好儿子,想得周到。

    “寿儿,爷爷答应你,今年八月举行乡试,你想招什么人才,就另外出一份试题,成绩不影响经义科,招人随你便?”

    老朱一笑,肯定有戏。

    朱寿没点头,不明白爷爷和老爹怎么一副吃定他的样子,自己给的惊喜还不够?

    “爷爷,不是我不想回京城。钱庄这事儿重大,我在京城不可能面面俱到。我留在寿州做实验,看看会遇到什么问题,再想解决办法。”

    朱寿摊手,一脸无奈。

    朱元璋听了也皱眉,这小子有备而来,细致周到值得表扬,但寿州还是太远了。

    见父皇的眼神示意,朱标这才开口:“寿儿考虑周全,其实考察钱庄,京城也行,往来商人比寿州多多了。更重要的是离家近,父皇不必舟车劳顿。”

    老朱捂着腰“哎哟”一声,演技浮夸。

    爷爷,别演了。

    朱寿对老朱的拙劣表演也是无语,既然是这样,他也只好如此。

    “我有三个条件:一,不住皇宫;二,在秦淮河边开个雅俗共赏的地方;三,我的身份保密。”

    朱寿一条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