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41 一碗水端平,龚膤也得慰问一下(求全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41 一碗水端平,龚膤也得慰问一下(求全订) (第2/3页)

以身边人,肯定没有包括并没有打过多少交道的董玲这边。

    “还能听谁说的?”

    “总政那边的那几个姑娘啊!她们月初的时候,有过来投过稿,顺便就聊到了你!”

    董玲倒没多想,直接跟程学民说是总政那边的那几个姑娘。

    至于哪几个姑娘?

    那还用说,肯定是他们都认识的,那就是年初一起南下慰问的龚膤韩巧月她们啦。

    “龚膤她们从南边慰问回来了?”程学民赶紧追问了一句。

    “回来了啊!就上月底的时候,她们将一些这次南下慰问的稿子送过来,我们好安排这期发表啊!”

    “喏,样刊后面都有不少报道,你拿回去可以好好看看!”

    “我们总政这些姑娘,确实都不错,能吃苦耐劳,也都很有慰问表演天赋。”

    董玲这么一说,程学民还真就翻了翻手中的样刊,发现后面确实有不少慰问现场拍的照片发表。

    随便翻了一下,更是好巧翻到了有关龚膤的慰问报道。

    上面拍的照片应该是龚膤在台上独唱,照片下面也有字,于1979年07月22日昆明军区,总政文工团成员龚膤独唱《十五的月亮》。

    “学民你这首《十五的月亮》,听说在这次慰问演出中,又是大放异彩,跟你那首《血染》的一样!”

    “我们解放军文艺这边,打算将你这两首歌的歌词曲再转载发表一下,你看行吗?”

    “哦对了,还有那首《送战友》,这三首歌曲在我们军中,可是传唱爆火,我都觉得我们部队,现在没人不会唱你这三首歌的!”

    说到这里,董玲也是自认这小子,真的是全才能歌能舞更是能写。

    写稿子厉害不说,写歌唱歌更是能把她们部队里的好儿郎,全部唱哭来,这当真是匪夷所思的事。

    “可以啊可以啊!”

    “董老师你们随便转载就是,不用跟我打招呼来着。”

    解放军文艺这边要转载那三首歌的歌词歌曲,程学民能有什么好说的,毕竟歌词歌曲他已经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次,拿了一次稿费。

    其实也没多少稿费,现在解放军文艺这边转载,就更没几个钱,随便转就是。

    “那还是要跟你提前打声招呼的!”董玲点点头,聊了蛮久后,这才跟程学民说道,“学民,本来我们这个稿子,要是能放到年底发表的话,我们可以给你给到千字十一块的顶格!”

    “但是新的稿酬标准还没有正式执行,我们这又是上面重点关注的稿子,领导们指示是要发行在国庆节前后,向伟大的祖国寿诞献礼!”

    “所以还是只能给到千字七块,按旧的稿酬标准给,你不会有想法吧?”

    都说改革文化口子先走一步,所以在稿酬方面,一直都有人提出要改革,但一直没怎么有消息。

    不过这次上面确实要动真格的,连番开了好几次会议,总算是对老的稿费标准,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将原来的千字七块顶格稿费,提高到了千字十一块顶格,正式发文还得等到年底。

    那时还有个文代会,召集全国地方全体文化口子的文艺代表,参加这一次大会。

    最后在会上定了这个新版稿费标准的执行,也就是还有三个月左右。

    程学民这篇《高山下的花环》现在就要发表,显然等不到稿费千字十一块的顶格标准啦。

    好在!

    现在的程学民都赚了三十万美金稿费,对于国内的千字七块,还是千字十一块,真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反正都是给的顶格,没人再有比他高的,这就已经很OK啦!

    所以,程学民听了董玲带着点抱歉的话,连连摇头说道:“没有没有,董老师你可别这么说,你也知道我不是那么市侩的人,是吧?”

    “那是那是!”

    董玲连连点头,对于程学民的人品还是了解的,不过还是得宽慰一句:“这次是不凑巧,不过下次我们肯定给到千字十一块的顶格!”

    “对了学民,我们那个《芳华》有动笔了吗?”

    “要是还要什么资料上的参考,我们这边可以对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