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9章 鹏北海,凤朝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69章 鹏北海,凤朝阳 (第3/3页)

了,这最后一个,想必便是我的了。”】

    【“上面写着琴棋书画四个字,选择一个为题便可。”她轻声揭晓。】

    【四人听后,皆有所沉思,这“琴棋书画”是如今学士几乎必修之事。】

    【张玉芝思考了片刻后,摇了摇头,说道:“前面轩公子和胡大家已经奠下了佳作,还有云公子和书婉的珠玉在侧自惭形秽。我就不以拙作丢人现眼了,也好留下些颜面。”】

    【当然这只是自谦之话,四人皆是不信。】

    【张云芝亦有诗篇传扬,于汴京才名远播,怎会连一首以“琴棋书画”为题的诗词都作不出来。】

    【张玉芝话锋一转,目光落在亭中那位执笔未发一言的少年身上。】

    【“云芝虽无佳作,但观公子于小院中苦读多年,倒想听听公子的所作。”她温婉地说道。】

    【众人的目光纷纷聚焦在你身上。】

    【你已搁下笔,微微抬起眼眸,眼神平静。】

    【你已经懂这位张小姐的意思,她是在为了给你扬名。】

    【若是你作诗在此,无论好坏都会提及谢观之名。】

    【谢轩眼中神色复杂,沉声道:“只怕不妥,观弟尚未启蒙,恐怕连《诗经》都未曾读全。”】

    【“启蒙?”众人面露疑惑,难以置信地望着你,能写出如此字迹之人,怎会是个尚未启蒙之人。】

    【谢轩笑吟吟问道:“是吧,观弟?族兄可有说错。”】

    【张云芝微微蹙眉,反驳道:“启蒙与否,与学问并无直接关联。三先生虽至今只是秀才之身,但其才华难道就不及举人?”】

    【你望向谢轩,语气平淡无奇:“确实如族兄所言,我至今尚未启蒙。”】

    【谢轩脸上闪过一抹得意之色。】

    【“观弟除了写得一手好字外,至于诗词之道,张小姐就不要难为了他了。”他轻描淡写地说道。】

    【谢轩他是绝对不会让谢观之名,留在此次诗会。】

    【李书婉听后,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她深知,在大家族中,子弟往往五六岁便已启蒙,寻常百姓家也顶多不会超过七八岁。而观谢之年岁,怕是即将及冠,竟还未曾启蒙,这着实出乎她的意料。】

    【她环顾四周,蓦然发现,无论是谢轩、苏云,还是她自己,身后皆有丫鬟仆人随侍。就连胡芸娘这位西凤楼的花魁,身边亦不乏仆人伺候。】

    【唯独你,孤身一人,形单影只。】

    【再细观你身上的衣袍,质地普通,与苏云、谢轩的华服相比,自然是不能比。即便是与亭中的一众下人丫鬟相比,也显得不如。】

    【似乎是少年气质太过于出彩,她才一直忽略此事。】

    【几年前那一桩谢家旧事后,这位留下来的“私生子”,在谢家一直是处境颇为困难。】

    【到了如今还未开蒙,既在意料之中,又有情理之外。】

    【苏云并不在意,既然张云芝不作,那么已经有两首诗足矣能让明日的诗社不坠风头。】

    【李书婉此时开口道:“观公子,云芝姐姐有此请,还请不要拒绝。”】

    【面对此事……你决定。】

    1.同意此事。(提示:有可能获得转运之机会。)

    2.拒绝此事。(提示:不好不坏,没有影响。)

    3.亲自参与。(0/3)

    大鼎之上的字幕缓缓定格。

    俞客看着三个选项,后面的提示,同意此事就会转运之机。

    他没有任何犹豫的,直接选择。

    1.同意此事。(提示:有可能获得转运之机会。)

    【此时!】

    【亭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露芽与几位丫鬟匆匆而至,还未至亭前便高声喊道:“观少爷,老太君请您进鸿景院赴宴。”】

    【谢轩闻言,神情一愣,脸上一股怒气涌现。他难以理解,谢观这个私生子的存在,有什么资格踏入谢鸿院的正厅。】

    【你已行至桌旁,执笔在纸上缓缓书写。】

    【张玉芝同样惊讶。谢观,这个平日里几乎未曾踏入大观园、备受冷落的少年,怎会突然被老太君召唤至谢鸿院?更何况,今日谢家二爷回府,又有诸多贵客临门,实乃一件接一件的大事。】

    【众人尚在略显惊愕之中,你已写下数行诗句,轻轻放下笔,施了一礼,便转身走出亭外,只留下一个背影。】

    【“谢观,告辞。”】

    【胡芸娘回过神,再凝视着桌上的纸张,不由念出声道:】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苏云望着桌上的诗句,目光已然瞪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