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江轮向西 (第3/3页)
”
徐贞明等重臣对视一眼,皇上还是一如既往的深谋远虑。
放权的省份都是通铁路的地方,通了铁路也意味着通了有线电报。
有了铁路和电报,皇上和中枢对地方的掌控力倍增。
以前下面有什么事,就算是特殊渠道,六百里加急也要好几天才能传到皇上手里。
现在,任何风吹草动,一封电报,不用一个小时在西苑的皇上就知道。
要是有什么异常,内阁和都察院的钦差坐着火车当天就到,调遣的军队当天也能跟着到.
有了这样的掌控力,皇上开始放权,进行财税改革,下放行政权
加上此前省考可以自主招录官吏,放权力度非常大,可谓是隋唐以来,中央对地方最大的放权,能与秦汉时地方权柄相比了。
皇上十分大方,因为他很清楚,给你们这些权力,你们也折腾不出什么花样来。再说了,他还捣鼓出一个省众议局,用以民制官的手段,从下往上钳制住权柄大涨的布政司。
后续的地方放权试行,肯定是会跟着铁路来。
铁路修到哪里,有线电报跟着通到哪里,他就放权给那里。
预计第三轮放权的省份是即将修通铁路的山西、陕西、广东、甘肃、江西.
云贵川由于地理原因,应该是大明最后一批通铁路的省份,对于它们的放权也可能是最后一批。
朱翊钧话题一转,又提及安徽的铁路。
“胡抚台,安徽的铁路,合肥到凤阳的合凤铁路正在修建,明年即将完成,届时合凤线与津浦线连通,合肥可以通过凤阳中转去山东、天津和浦口。
按照兵部铁路总局的规划,合肥应该有一条铁路直通长江边上,把淮右皖中地区和长江直接连接,安徽就更能方便地接入到长江经济区域,更好地被东南火车头拉着跑。”
“是的皇上,安徽布政司一直在和兵部协商这条铁路线。”
“听说有争议?”
“是的皇上,安徽布政司的意思是合肥到长江的铁路,走西北方向,直通安庆,这样方便带动舒城、六安、霍山、桐城等巢湖以西地区。
这一片区域,自古以来由于交通不便,游离于治外。我们安徽的规划,也符合皇上雪中送炭的铁路建设原则。
但是兵部出于省钱的想法,走东南方向,抄近到芜湖对岸的裕溪镇。这样确实省了一大截路。
只是他们图省事,名义上是给安徽增加了一条新铁路,实际上对安徽的交通状况并没有太多的改善,只能说是锦上添花。”
朱翊钧点点头。
安徽的想法不无道理。
修铁路,肯定是要兼顾改善交通和修建成本。当初自己就是指正了兵部当初沿着运河修铁路的省事方案。
巢县一带,交通原本就属于比较便利。濡须水从三国时就是巢湖连通长江的河流,来回船运便利。
再修一条铁路,等于在运河边上修铁路是一样的。
不过站在兵部立场上,我已经给你安徽修建了一条省内地方铁路,别人都没有,你还要瞎比比什么啊?
“好,安徽的思路是正确的。巢西方案虽然多花钱,确实是雪中送炭,而且后续可以向江西南昌和九江方向延伸,等到技术成熟,可以修建长江大桥,就可以把安徽和江西连成一片。
两江之地,不就连在一起了吗?
这件事朕记下了,朕回京后会跟兵部尚书汪先生(汪道昆)去谈。”
“谢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