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百一十八章 皇上想以民制官 (第1/3页)
“太祖皇帝原本淮右布衣,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大业。
丰功伟业,彪炳青史。”
朱翊钧顿了一下又说。
“但是朕也知道,民间也有人大肆宣扬,洪武诛戮大臣为太过。立法过严,用刑太峻,而二党京民之戮,颇伤天和。
没错,太祖洪武年间,胡惟庸案,蓝玉案,牵连勋贵官员以及名士大儒数以万计,江南世家士林几乎为之一空.”
众人静静地听着,心中百感交加。
还不大清楚朱翊钧为何提及太祖皇帝,也不知道太祖皇帝与这次各界代表协商大会有什么关联,但他们各自的心里忍不住疯狂吐槽。
皇上,你做的不比太祖皇帝差啊!
太祖皇帝只是把勋贵官员,以及世家士林当草割,一茬接着一茬的割,毫不手软。
皇上你更狠,连宗室都当草割,十几万宗室,杀一批、关一批、平民化一大批,现在玉牒在册的宗室不过一两千人,人数之少,都快赶上洪武年国朝初立之际。
勋贵、官员以及世家大儒,更是杀得人头滚滚,不要说江南世家,山东、山西、湖广,稍微有点历史和根基的地方世家,哪一省不换了一茬。
关键还杀人诛心!
万历帝丰功伟业,胜于太祖,杀戳之重,更胜于太祖。
朱翊钧继续往下说。
“朕也知道,甚至有东南文人名士在暗地里指责太祖暴虐急峻,好杀无德。
但是又没胆子明着说,于是就暗戳戳地用他们最擅长的手法,春秋笔法,借着追忆暴元来贬低太祖皇帝,
国朝初年,就有江南名士大儒公开追忆暴元。
什么前元轻刑薄赋,兵革罕用;生者有养,死者有葬.
什么元贞大德乾元象,宏文开,寰世广
什么元有国,自至元承平之后,人尚弥文而器能多不足于用
甚至在嘉靖朝,还有人摇头晃脑地说,元不戍边,赋税轻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咏作。
这些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文化败类,朕今天不屑提及他们,朕要说的是立场不同,当然说的话也截然不同。”
朱翊钧洪亮的声音通过两个电声大喇叭,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心里机敏,又知道些内幕的人,心里隐隐猜到了什么。
“太祖之好用峻法,在于约束勋贵官吏极严,实则未尝滥及平民,且多唯恐虐民,是以谨于守法而致成诸案。
江南赋税之重,重于其它地方一两倍,有世人就编造,说江南之地此前支持张士诚,对抗王师,故而被太祖施以重赋,以示惩戒。
荒谬!
这些人怎么不说,江南富庶田地亩产多少,北方旱瘠之地又亩产多少?江南亩产是北方亩产的两三倍,各色天灾也比北方少得多,风调雨顺的日子远胜北方。
你们收获得多,为什么就不能缴纳多的赋税。
天天抱怨朝廷把你们的粮食拨给九边丘八,口口声声说还不如喂狗!
朕看他们的良心被狗吃了,没有九边军民将士艰苦戍边,怎么有你们的岁月静好,有你们的醉生梦死?
不过在那些人心里,外寇入侵无所谓了,大不了摇尾乞怜投降一次,又能继续荣华富贵。”
朱翊钧的话说得语重深长。
“我太祖皇帝出生贫苦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