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急召回京 (第2/3页)
让杨元去京城,或许是因为他是大夫,京城哪个贵人有病,让他看诊。
她又不是大夫,为啥让她回京?
归老侯爷提醒女儿,上回廖太妃因为用了精油身体出问题,会不会这次旧病复发。
归闲静才想起来,难道是因为那个?是不是太医看不好,知道杨元是神医,她上次又找到病因,才让他们俩一起回去?
不然不会让她和杨元一同回京。
看来太妃病情严重,不然不会是急召。
圣旨下了不得不回,谁也不能抗旨,杨元是山民也得遵旨,他得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还有他的外甥着想。
门意远去吕宋岛还没有回来,归闲静交代小儿子照看好家人,给父亲说她先出发,让父亲随后跟着回京。
传旨的是小六子,归闲静猜想他有飞鸽传书,送他们回京的是四个卫所的百户,归闲静吐槽,这是变相的押送,怕他们路上耽误时间吧。
她这趟回京只带了换洗衣服,人手没带,杨元是一个人,也没带他的随从,一路上也不停留,睡都是在马车上。
幸亏是两辆马车,不然她和杨元睡一辆马车算什么。
难怪要四个百户,马不停蹄轮换赶车,这是千里送荔枝的架势。
就是两个荔枝比较大,还是一阳一阴。
中秋都是在路上过的,应该是在马车上过的,好在路过城镇买了月饼吃了。
坐在马车上,望着月亮,吹着凉飕飕的夜风,一口一口吃月饼,想感叹,身边连个人都没有。
只有在休息吃饭时才能和杨元说说话。
杨元东南西北的跑还能适应,归闲静哪里遭过这种罪,别说在马车上日夜颠簸,就算在现代让你连续坐火车一两个月谁也受不了。
来的时候是白天马车,晚上住下,现在可好,唯一两次住下,还是她有些受了风寒。
在崖州一直是温热的天气,越往北走夜里越凉,一不小心受了凉。
好在身边有神医,及时吃药。
归闲静没带什么行李,杨元带了两个大箱子,一个箱子里是各种药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