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81章 这个世界需要陈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81章 这个世界需要陈默 (第2/3页)

掌,这些鲜活的人们远比冷冰冰的财务报表更令人动容。

    在物质生活已经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困扰陈默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问题。

    当他利用手里的物质资源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时,他发现他的精神世界得到了莫大的满足。

    这种纯粹的喜悦,让他重温了儿时那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单纯快乐——不图名利回报,却能让人心生欢喜。

    或许,这就是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意义的真谛所在。

    这种精神共鸣,让陈默不禁想起去年在彼岸开店的那位于东来。

    虽然相处只有短短数日,但他们在精神层面却产生了奇妙的共振。

    那位脸上总是乐呵呵的大哥,经常拉着他畅谈共产主义理想。

    陈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或者说是规律:类似自己这种白手起家苦过来的企业家,成功后往往更愿意回馈社会;

    记忆中外卖和网约车后来均存在相同的情况.

    导致司机和骑手们只能吃苦耐劳

    这种明显的差距,正是陈默毅然投身外卖与网约车行业改革的最深层动因。

    因为这两个行业直接关系到数百万从业者的生计。

    如果任由平台垄断压榨,最终将导致商家以次充好、服务者怨气冲天、消费者权益受损——唯有平台背后的资本坐收渔利。

    而现在呢?在彼岸介入饿了么和打的出行之后,通过让利于民的实际支持缩小行业差距,弘扬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

    这样的努力,既能让从业劳动者获得应有的尊重,也能让艰苦奋斗真正创造价值,而非成为被剥削的借口。

    陈默希望通过彼岸的辐射影响,能够建立一个更公平的分配机制,能让大家为了生活相对来说不那么辛苦。

    在陈默的蓝图中,彼岸要构建的绝非另一个垄断帝国,而是一个开放、共赢的商业生态。

    即便美团和滴滴能够在公平竞争中重获生机,这也正是陈默乐见的结果。

    因为健康的市场需要的不是一家独大,而是多元主体的春色满园。

    彼岸愿意成为这条“鲶鱼”,颠覆行业理念的同时对其他行业形成示范和警告效应。

    告诉那些所谓的‘友商’,彼岸在盯着你们呢。

    不做人,不把人当人,我就过来打死你们!

    但陈默知道,这一条路道阻且艰,必然触动既得利益者的神经。

    远的不说,就说小米。

    一个产品,原来行业都卖5000元,大家一直相安无事,你跟着和光同尘躺着就把钱赚了,古往今来皆如此。

    突然小米进军这个行业,也做这个产品,它的产品力不说如何冠绝行业,也算第一梯队的水平,然后它咔嚓来个1999。

    如果它还在,你也得跟着降价,让利润、跟研发、比升级,卷的没边。

    你不这么做,产品力大家差不多,你不死谁死。

    这种把白花花的银子分给穷人,损友商不利己的七伤拳行为,换谁不恨的牙痒痒。

    如果小米死了,你就又可以恢复10000元而且又可以躺着赚钱了。

    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小米看哪个行业不顺眼,就插一脚,别管各家产品最后如何,起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价格确实是打下去了。

    小米用“价格屠夫”的姿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