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雒阳八关 (第3/3页)
也是张辽自知作为降将,不如于禁在曹操帐下日久,且于禁素得曹操所青睐,堪为曹营第一外将,他人皆不及之,但从于禁如今任着虎威将军就可得之。
“于将军,还请吩咐。”张辽姿态谦卑,他向于禁请命了起来。
于禁也不推脱,自然而然的揽过主将的担子,他向张辽言道:“向闻并州出将,文远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且文远麾下,多是并州骁卒,是故,文远可愿为先登,为丞相攻破轘辕关。”
“将军不言,某亦当请命。”张辽一副志气高昂的模样,他慷慨道:“某自投于丞相帐下,得丞相亲待,每每思当报之,今日先登之事,非某莫属,而将军亦有此心,是上天是我等心意相通也。”
“素闻文远为义士,今日听汝言语,果是义士哉。”于禁毫不吝啬的夸耀了张辽一句。
……
这边于禁和张辽向着轘辕关直趋,那边夏侯渊搬出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行军劲头,向着大谷关奔袭而去。
李典见着道路狭隘,两侧山峦迭嶂,他不免面色怀忧,于是他向着夏侯渊劝告了一句道:“夏侯将军,是否远放斥候,减缓行军速度,以防秦军行设伏之事。”
“汝何怯也!”正在兴头上的夏侯渊吐槽了一句。
“如今吾弟子孝于虎牢关攻伐,河南尹的士卒为黄权遣送大半到了虎牢,如今河南尹内中空虚,而伊阙、大谷、轘辕更是兵寡,秦军哪来的兵力设伏。”
“就算秦军想设伏,也得向关中请求调遣援军,然后才有足够的兵力设伏,况我军这次出兵迅捷,说不得,黄权请援的使者,现在还是在去往长安的路上。”
“话虽如此,不得不防。”李典性子稳重,他再劝了一句道:“如今两侧皆是山林,道路狭隘,士卒不得并行,万一有什么差池,就是一场覆败。”
夏侯渊面色不喜,他叹了口气道:“曼成,我军如今是潜行奔袭,秦军如何得知,又如何设伏,况兵贵神速,若是我等速度慢了,恐是为秦军侦知,到时候大谷关严加戒备,岂不是失去大好的良机。”
“将军。”李典还是忧心,他进言道:“我军潜行至此,秦军自是不知,所故我军速度慢一点,稳一点,也没有什么耽搁,且可得万全,不至于出什么意外。”
“曼成,你且去后方统领后军,为我军后继。”夏侯渊不愿再辩解,他拿出主将的身份,命令李典离开中军,前往大军尾部统帅后军部曲三千人。
“如此,若是我等中伏,你可率后军前来救援,这般行事,可为稳当?”夏侯渊补了一句,这句话说的有些暗搓搓的,对李典的不喜溢于言表。
“诺。”受制于夏侯渊,李典不得已,只能离开中军前往后军,临行前他复劝了一句:“将军请小心,万事以稳妥为上。”
“去吧。”夏侯渊嫌弃的挥了挥手,斥退了李典,而后接着兴致高昂的向着大谷关行去。
……
距离潼关数十里外的风陵渡口,刘璋驻于江边,忽然感喟的道了一句:“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误终身啊!”
对于郭襄和杨过的有缘无分,刘璋颇是感慨,不过那是南宋时期的事情,且是中的故事,非真为假,可就是叫人喟叹,让人觉得惋惜。
“大王,河南尹递来急报。”从事姜囧携带着一封文书赶赴此地,未及见到刘璋的面,就先高呼通禀了一声。
待来到刘璋近前,姜囧吐露出文书中的内容:“曹仁统兵万余进犯虎牢关,且声言曹孟德将亲至虎牢,攻破此关,一举重夺回河南尹。”
“好大的口气。”刘璋轻笑了一声道,他从姜囧手中接过文书,从中了解起了河南尹战事的个中详情。
不多时,刘璋扬起书信笑道:“贾文和果是凉州名士,智谋出众,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为眼前景象所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