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4章 雒阳八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694章 雒阳八关 (第1/3页)

    雒阳,作为东汉的京畿,地处天下之中,与四方州郡道路相通。

    虽是雒阳不比长安,居于关中盆地,为四塞之地,独以一面当天下,然雒阳也是身在一处盆地中,外围有关隘重重,四面八方皆有要塞可以用来守御。

    如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汉灵帝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和五校尉营屯都亭,用来镇御京师,又于京都洛阳周围设置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每一关各置一都尉,以统营八关军政事务,来保卫京师的安全。

    依仗雒阳八关,外加黄巾起义不成气候,虽是黄巾于地方上沸反盈天,但京畿雒阳,却是始终处于一片祥宁之气中,而中枢的稳定,使得汉帝国可以从容应付地方的乱局。

    最终,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被扼杀在了襁褓之中,即没有做到倾覆汉家社稷,也没有做到割据一方,未能使得局面脱离汉庭的掌控,到头来黄天当立的雄心壮志早早败亡。

    有着过去黄巾起义,朝廷守御八关的记忆,曾经是讨伐黄巾乱贼一份子的曹操,自是对于雒阳八关颇为熟悉,尤其是他过去在洛阳任过职,担任过洛阳北部尉的情况下。

    雒阳南面有三关,自西向东,分别是伊阙、大谷、轘辕。

    伊阙关,位于龙门山和香山的阙口,为两山相夹,伊河于其间穿流,其地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毕竟左右皆是山峦,惟有中间可以通行,关口即狭,实难以攻取。

    大谷关,处洛城南五十里,旧名‘通谷’,是位于嵩山与龙门山间的峪谷,和伊阙关一样,大谷关也是一道狭隘的通道,不利于攻击的一方施展。

    轘辕关,地处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为雒阳南面三关最靠近东方的关隘,此关较之伊阙和大谷,更为险要,其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二,回环盘旋,将去复还,是故得‘轘辕’之名。

    于曹操心中,对伊阙、大谷、轘辕三关的攻取难易进行排名,以轘辕最难攻取,伊阙和大谷则是不相上下。

    “妙才,你且统帅本部兵马,都统乐进、李典前去攻打大谷。”

    行军路上,曹操做出了分兵的措施,他现在手上有锐卒三万,若是只向一处关隘前去,实在是太过浪费了,且只专攻一处关隘,倘若有失,就白费了郭嘉献上的虚实之策。

    于是乎,曹操有意着夏侯渊,都督乐进和李典前去攻打大谷,至于最西面的伊阙,路程上难以赶赴,一时半会顾不上,索性他就放过伊阙,只针对大谷和轘辕。

    “诺。”夏侯渊朗声应了一句,这道声音洪亮且奋然,可见夏侯渊的战心早已沸腾,尤其是得到独立领兵,攻打关隘的重任时。

    很快,一行人马自曹操所在的主干伸出一条枝干,向着西面而去。

    望着夏侯渊离去的背影,曹操神情间若有所思。

    伊阙、大谷、轘辕三关之中,以轘辕最为难以攻取,不过,正是因为轘辕关道路最狭,险隘重重,所以曹操打算自行攻取,亲自统兵征伐,也唯有他这位主帅在,部曲的士气才会被激发到最高。

    也是轘辕关最为险要,所以曹操猜测,秦军多半会过于宽心,对轘辕关的守御不怎么放在心上,而两军交战,骄兵必败,秦军的骄心,就是他曹孟德的机会。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曹操举目远眺,似是越过群山,望见了守备松懈的轘辕关,同时他的心中默声念起了孙子兵法第六章虚实篇的纲领。

    秦军在河南尹的兵力,曹操已经暗中派遣斥候打听清楚了,凡有一万五千余驻军,这里非是秦军不看重河南尹,所以安置这么少的兵力驻守河南尹。

    而是河南尹身处天下之中,屡遭兵灾,民户损耗,十不存一,所故尽管黄权大力招揽流民进行屯垦,可一时之间,河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