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84章 游历太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84章 游历太行 (第2/3页)

和正旦的节庆了。

    然而刘璋的反应出乎孟达的意料,只见刘璋摇了摇头道:“离了轵县,孤将北上太行,巡视上党之地。”

    ‘巡视上党!?’孟达于心底讶异了一声,而后他面色不变,恭惟了一句道:“大王勤于政务,世所少见,上党之黎庶若闻大王将至,必将踊跃出迎,以庆得真命之主。”

    在天子刘协尚在的情况下,孟达这话说的放肆,依律三族是逃不掉的,可现在是乱世,天子为权臣所挟,自身都难保,于是孟达说起话来自然是肆无忌惮。

    而这句‘真命之主’,不仅是孟达的心声,更是幕府一众文武的心声,也是秦陇、益州、并州等数州之地士庶的心声,他们只认秦王,至于许都的天子,黄口孺子,无有权柄,非是真主也。

    “这种僭越的话,下次不要说了。”刘璋不咸不淡的指责了孟达一句,没有去说什么重话。

    对于底下文武的心声和态度,刘璋是了然于心的,他现在就好比是陈桥驿的赵匡胤,底下人已经把黄袍做好了,就等赵匡胤穿上了,赵匡胤要是不穿,事情就没办法善了。

    不过比起赵匡胤受制于军伍,刘璋却是对幕府的军校有着强而有力的掌控,只要刘璋不点头,底下人就算制作好了黄袍,也不敢在刘璋点头之前拿出来。

    从微末发迹,一路横扫打天下的,和欺负孤儿寡母坐拥天下的,是两码事,也是两种不同底色的帝国,朱重八可以杀的官员胆寒,赵宋就只能与士大夫共天下。

    得国的正与不正,决定了帝国的正统性含量,也决定了帝国拿捏士大夫和勋臣的力度。

    第二日,刘璋自轵县北门离去,踏上了前往上党的旅程。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行于巍巍太行山,刘璋算是明白了曹操一首《苦寒行》的由来,太行陉确乎难行,就拿道路来说,也不知多少年没有整修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