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引军东去 (第3/3页)
桶般的姿态,让他失了攻城的念头,没了攻城的魄力。
罢了,等张郃回来,就当引兵还邺,袁绍意兴阑珊,一副颓然的姿态。
不知道是年纪越大了,还是这一次败的太惨,袁绍总是自身觉得精力不济,神思恍然,有一种英雄迟暮、美人白头的感触。
到底是不比刘璋青春年少,精力充沛,袁绍自我轻薄了一句。
或许是到了年纪了,袁绍这个时候有想法挑选出一名合格的继承人,自家逐渐退居二线,让年轻人去争取斗。
然念及长子袁谭,刚刚丢了上党,实是无能,次子袁熙,坐镇幽州,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军功和政务,幼子袁尚,虽是聪慧机敏,可到底年轻,还没有经历政事上的雕琢,军务上的磨炼,没有成为一块精雕细琢的美玉。
遍历诸子,袁绍自觉他还得撑一撑河北的天,至少要雕琢出一块美玉后,再将河北的天交出去。
不日,张郃同接应他的颜良来到了袁军大营,接着袁军无有意外的引军东去,返回邺城,待到来年开春,再做思量。
返回邺城的路上,袁绍收到了来自河南的消息,曹兵大会于成皋、白马等地,似是有北上进犯之举。
‘凭你曹阿瞒也想做渔翁。’袁绍打心眼里哂笑了一句。
说来这次袁绍干脆的撤兵,有部分缘由来自田丰进言,以关中、河北争斗不休,或许曹孟德处将生异心,沿河之重镇,一一不得不防。
而现在,事情如田丰所料,曹操的确不是什么安分的性子,趁着两边大战一触即发,偷摸运兵北上,打着做渔翁的念头。
这不由让袁绍对曹操越发的恶寒,出身名门的他,比起出身阉宦的曹操,不知清贵多少,出仕之后,他每每压着曹操一头,等到灵帝一死,天下分崩,他割据河北,实力胜过占据中原的曹操数倍。
可惜官渡一战,他败给了曹操,败给了一个各个方面都逊于他的阉宦遗丑。
可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