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无可奈何 (第2/3页)
:“所故我等当保全上党为先。”
“今日壶关守将一时不慎,为秦军所袭取,然秦军远道奔袭而来,必然兵少而师疲,或可趁此良机,引兵夺回壶关,固守上党要地。”
“贤弟可在屯留坚守,我与高将军统精卒万人,前去夺回壶关,断不能这般轻易将上党弃予秦军。”
高干眉色一皱,他直叙其中的难处:“壶关为一险关,千人屯守,万人不得下,何况从递来的军情看,秦军有数千人,单引万余人前往,只怕无济于事。”
“至于秦军远道而来,师老兵疲一说,以秦军的骁锐,入据壶关,等到我军前去壶关城下征伐,这路上数日的时间,秦军多半已经恢复了元气,将以逸待劳于我军。”
“兄长,还望三思而后行。”
袁谭目光坚定,他摇了摇头道:“难处是有的,可因为有难处而不去做,非英杰锐士也。”
“况且秦军数千之众,袭取高都,再下壶关,这等难事秦军都做得了,我岂能落后于秦军。”
“贤弟勿复言,且坚守屯留,我同高将军前去取壶关,若事有不济,再做定夺。”
“兄长即是有如此雄心,弟自当不复言。”高干言语苦涩,留下来坚守屯留可不是一件好事,万一后面壶关攻打不下,大军会须东撤,他就是殿后的人马了。
计策已定,事当须发。
不逾日,袁谭和高览点了万余精卒,分批次向着壶关而去。
不过两日,作为先锋的高览抵达了壶关城下,他引着百余亲卫精骑侦查起了壶关的情况。
但见壶关城头,原先的袁氏大旗消失不见,换上了秦字大旗以及马氏大旗,昭明了袭取壶关的将领,是秦王刘璋麾下的伏波将军马超。
‘马超。’高览只觉牙根有些发疼,盖因马超作为凉州出身的骁将,以健勇称名,麾下部曲多为凉州人,而凉州兵精,擅使长矛,又通骑术,不是很好对付。
尤其是当下壶关的城头,旌旗分明,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