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征税 (第2/3页)
,诸多朝臣们,都明白过来,陛下这是要打商税的主意。
“陛下,征收商税,是否有些不妥?”唐景崇提出质疑,他一脸凝重:“大梁太祖在世之时,曾三令五申,不可与民争利。
陛下若是征收赋税,是否有违祖宗遗训?”
叶凌脸色淡漠,道:“诸位大臣也看到了,如今我大梁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国库之中钱银匮乏,若是再不努力征税,恐怕有亡国之祸啊!”
江镇山想了想道:“陛下,既然如此,臣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前去江南征收赋税,督促此事尽快展开!”
“国丈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不过朕对你,另有安排,我已经有了心仪之人,出任此次征收赋税的主官。”叶凌表情高深莫测。
“何人?”江镇山很好奇。
叶凌笑了笑,道:“刑部右侍郎罗瑜!”
“陛下圣明,若是此人愿意出任主官,大事可定矣!”江镇山立即附和。
罗瑜,乃是西川人士,先帝时期中进士,先是在翰林院历练,后进入刑部,出任左侍郎。
此人作风稳健,为人老城,心思深沉,颇有点酷吏的味道。
不过办事很有章法,有名臣的潜力。
叶凌心里有些苦涩,江南一地乃是大梁最富庶的地方,素有江南熟,天下足的说法。
更何况这里,纺织业发达,工坊遍地,那些商人们,贩卖布匹,雇佣人织布,囤积金银,获取利润。
可惜的是,这些钱,都没有交税,富了乡贤,穷了大梁,而普通织工们,只能仰仗他们,混一口饱饭吃。
这是何等悲哀之事。
叶凌此时,有心要派人,试探一番江南士大夫们的态度,还有那群商人的底线。
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可没有钱粮,一切都是空谈。
他必须要让国库充实起来。
罗瑜奉昭,很快来到御书房,朝叶凌行礼:“臣罗瑜,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叶凌露出微笑。
罗瑜起身,低着头一言不发,面色恭敬,平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