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九章:南安太妃认亲,要探春和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零九章:南安太妃认亲,要探春和亲? (第3/3页)

应了下来。

    永隆帝是个雄才大略的君王,他自然渴望能够在他手里,收复燕云十六州。

    若果真如此,那么他必将成为一个中兴帝王,而被史书浓墨重彩地记录一番。

    而他和贾琮交流过,知道贾琮要收复燕云十六州,还需要两三年的积蓄时间。

    甚至在永隆帝看来,两三年时间,都未必能够。

    因此,如果和亲能够换取几年的和平,在永隆帝看来,是一件十分值得的事情。

    因此,对于和亲,永隆帝没怎么思索,就答允了下来。

    不过,如今皇宫里面,却是并没有适龄的公主。

    永隆帝的公主,要么就是早已经嫁人了,要么就是年岁还小,如今未嫁人的公主中,最大的一位才七岁。

    这个年龄,很显然是不适合和亲的。

    因此,和亲的公主人选,就只能从皇室宗亲中寻找了。

    而最终,永隆帝找上了南安郡王。

    因为南安郡王家,恰好有一个适龄的女儿,年方十五岁,恰好没有许配人家。

    且说南安郡王家的这位小姐,深得南安太妃的疼爱。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哭的跟个泪人似得。

    找到南安太妃苦苦哀求,南安太妃虽然不舍,但是奈何圣旨已下,她也不敢抗旨不遵。

    而南安郡王家的这位小姐,苦求不应之后,回去之后,竟然悬梁自尽。

    幸好被贴身丫鬟发现,救了下来。

    南安太妃得知之后,不由大惊,忙赶来探视。

    当她看到自家最宝贝的孙女脖颈中深深地一道勒痕之后,不由叹息了一声。

    尽管她也猜出,这必定是宝贝孙女的苦肉计无疑。

    但是她心里,也是当真不舍得孙女就此外嫁的。

    这一嫁出去,只怕这辈子,再也难以相见了。

    遍翻史书,但凡是和亲的公主,有几个得善终,有好下场的?

    汉朝够强大吧?然则和亲的公主,大多都过的十分凄惨,甚至是被虐待致死。

    想到此处,南安太妃也心软起来,答允她的宝贝孙女,再想想法子。

    回去之后,细细想了一番,南安太妃忽然便是想起了贾家。

    如今贾家已经没落了,被除爵夺府。

    听说他们家还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三丫头,年龄恰好合适,也正好没有许配人的。

    想到此处,南安太妃便动了心思。

    然后备了车马,直奔贾家而去。

    到了贾家之后,唬的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迎接不迭。

    贾母又忙命丫鬟奉上茶来。

    南安太妃吃了一口,便放下再没吃第二口。

    也懒得多做周旋,便提出替儿媳将贾家三丫头收为义女。

    然后,探春还会被封为公主,然后去满清和亲。

    而只要探春被封公主,贾家必定是会收到一定赏赐的。

    贾母和邢夫人、王夫人婆媳三人听后,都是大喜不已。

    忙没口子的答允下来。

    这对她们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并且是意外之喜。

    这婆媳三人,也就贾母对探春有些感情。

    不过这些感情和贾家前程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

    当初元春进宫,便是贾母亲自送进去的。

    更何况如今的探春了,并且还能被封为公主。

    尽管要远嫁满清,这辈子只怕再难相见,但是最起码也是去当皇妃。

    而贾家,也必然能够得到赏赐,甚至就连贾政,也能被赦免罪责也未可知。

    因此,她们哪里还有拒绝的道理?

    而南安太妃见贾家答应之后,自然满意而归。

    等南安太妃走后,贾母便将赵姨娘叫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赵姨娘,然后让赵姨娘去告知探春去。

    赵姨娘听了,宛如被五雷轰顶一般。

    她忙寻探春去了。

    别看赵姨娘各种嫌弃探春,然而这终究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更何况,探春被封公主远嫁了,贾家固然能跟着沾光。

    然则对她而言,又有什么好处?

    有什么好处,最终也都是落到宝玉身上罢了。

    赵姨娘才不愿意探春当劳什子的公主远嫁满清呢。

    因此,赵姨娘匆忙赶去大观园,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探春。

    而探春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宛如身前炸响了一道晴天霹雳,当时就怔在原地。

    随即,她眼泪不由滚滚而下,无声哭泣。

    赵姨娘急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你只知道哭,哭有个屁用?”

    “你还不去找林丫头去,让她赶紧将事情告诉琮哥儿。”

    “只要琮哥儿开口,必能不让你嫁去满清的。”

    探春听了,不由拉住赵姨娘说道:“娘,千万不要告诉三嫂子这件事情。”

    “这里面牵连到南安太妃和皇家,还有朝廷的和亲政策,便是告诉了琮三哥,他又能如何呢?惟有徒增烦恼罢了。”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也只是我命苦罢了,须怪不得别人。”

    说罢,探春忍不住大哭起来。

    她再是要强好胜,终究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

    而赵姨娘听到这番话,忍不住气道:“你往日对我发火的哪个劲头呢?”

    “罢了,罢了,也不过是窝里横,中看不中用罢了。”

    “如今真遇到事情了,便也六神无主了,罢了,罢了,你自己立不起来,别人也帮你不得。”

    说罢,赵姨娘气的转身便走。

    走出大观园之后,正待返回,然而她心里终究不舍。

    她转身又向宁国府而去。

    到了宁国府,见到林黛玉之后,赵姨娘便跪倒在地,苦苦央求林黛玉。

    林黛玉忙让人将赵姨娘扶起来,思索片刻,最终还是答允下来。

    赵姨娘这才告辞而去。

    其实林黛玉心里,何尝想将这件事情告诉贾琮?

    这件事情,背后站着的,不但有南安郡王,更有皇上和和亲之策。

    林黛玉尽管也不赞同和亲之策,但也知道这是大局,不可违逆。

    只是林黛玉同样也深知贾琮秉性。

    这么大的事情,若是不告诉他的话,势必会让他不快,甚至还会导致夫妻两人离心离德。

    想到此处,林黛玉还是写了书信,然后用信鸽,迅速传递出去。

    信鸽的速度,还是极快的。

    只三日功夫,便是来到了蓟州城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