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章 最大的受益者一定是法兰西 (第2/3页)
,他们的飞机甚至可以在上空滞留几小时。”
说着,他将目光转向特伦查德。
“滞空时间没有几小时。”特伦查德纠正道:“但有一个多小时,这已不是我们能承受的。”
乔治首相不怎么理解这句话,特伦查德用数据给出解释:
“因为距离短,首相阁下。”
“多佛尔海峡只有34公里,这意味着法军飞机只需要飞行30到40公里就能找到我方舰队。”
“于是同样数量的飞机就能短时间往返,用最快的速度将炸弹带到我军舰队头顶上。”
(上图为多佛尔海峡,是英吉利海峡中最窄处,最窄距离34公里,布有法军机场与港口的敦刻尔克就在附近)
乔治首相依旧不明白:“可你们说了,我们只要夜间通过就不会有问题。”
军需大臣无奈地摇头:
“他们不会让我们在夜间通过的,首相阁下。”
“如果我是夏尔,我会在白天分出一部分战机和轰炸机封锁、驱赶多佛尔海峡的军舰。”
“然后,从敦刻尔克出发的法军布雷船就能放心地在那布下水雷。”
话音未落,就有参谋报告:“多佛尔港遭到敌人战机攻击!”
没人感到意外,军需大臣能想到的夏尔当然能想到。
这是另一种海空协同:飞机掌握制海权,再用布雷船甚至渔船完成布雷,哪怕英国皇家海军拥有比渔船先进得多、昂贵得多的战列舰,也无法通过这个区域。
穿过海峡与进攻布雷斯特港两个方案都被否决了。
剩下的就只有……
特伦查德少将对着航海图说:“远离敌人机场,只有这样才能拉长与敌机的距离增加其轰炸时间和难度。”
……
英国第二舰队狼狈逃窜,包括福尔贝斯中将在内的所有舰只都改变了航向,由原来穿过英吉利海峡转变为尽可能远离法兰西海岸线。
这么做的确有用,英吉利海峡最宽处有240公里,超过了战机150公里左右的作战半径,因此只要往英国方向靠逃出其作战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