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黄雀在后 (第3/3页)
会儿,回答:
“我认为,我们应该要用‘骆驼’和‘鹬’式为诱饵,引诱德国人的飞机围攻。”
“然后,我们才有可能用新型战机将敌人最强大的力量摧毁。”
“一旦我们做到了,‘骆驼’和‘鹬’式就将再次占据数量和质量优势。”
夏尔同意了卡特这个作战方案。
于是就出现了杜塞尔空战戏剧化的一幕:敌我双方都在引诱对方,互相认为对方上当,然后最强战机狠狠的撞在一起!
……
吃亏的显然是德军战机。
法军这款被命名为“珍妮A型”的战斗机最高时速达245公里,与德军的“福克”已存在代差。
它们在德军机群周围盘旋,时不时调转机头冲进机群中开火,每次穿插总有几架“福克”被击毁。
而德军战机毫无还手之力。
速度差太多了,他们从后追着目标试图吊着敌机机尾开火,但只跟一会儿就发现距离越来越远,还没来得急瞄准敌机就已逃出射程之外,接着消失不见了。
这不是一场战斗,根本就是一次屠杀。
里希特霍芬凭借自己过硬的操控,接连两次用假动作躲过敌机的追捕。
很明显,敌人飞行员接手这款飞机不久没有多少飞行经验,因此战术动作还显生疏。
于是,里希特霍芬决定像之前一样,朝地面俯冲再突然拉高,将速度更快的敌机“甩”向地面……
然而,在他俯冲时一回头,却发现敌机根本没跟上来。
下一秒里希特霍芬就明白了。
敌机没必要跟,两者的速度差距太大了,它不需要担心里希特霍芬逃走。
“福克”不可能一直保持俯冲,它总有平飞或拉起的时候。
这时,它就将成为敌机的目标。
里希特霍芬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操控着飞机从俯冲中改出,然后抬头望向高处,静静的等待自己命运的来临。
不一会儿,阳光中俯冲下一架战机,带着刺耳尖锐的马达声,还有螺旋桨高速旋转的“呜呜”声。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