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7章 刘晔击鼓鸣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87章 刘晔击鼓鸣冤 (第2/3页)

条绳上的蚂蚱,利益和生命都是紧紧相连的。”

    苏云拿着裙子,走到了袁姬身边。

    此刻的袁姬还和张飞坐在角落里,有说有笑聊着天。

    “小侄女,你过来一下我问你个事。”

    袁姬一愣,对张飞使了个抱歉的眼神,便乖巧的跟了过去。

    “苏叔叔,您要问什么?”

    “噢,就是问问你裙子上这个脏东西,是哪里碰到的?”

    “这个?我不记得了,当时被人追杀。”

    “就一路逃啊逃,应该是在河流上游荒地里吧?我在那边泥潭里趴了一会儿。”

    袁姬也不太确定。

    苏云点了点头:“行!这件事不要告诉其他人噢,就当咱们之间的小秘密!”

    交代完了以后,苏云便转头将消息告知了曹操等人。

    “这有了大致方位那就好找了!”

    “等将这石油的事搞定,咱们就可以撤回陈留向陛下汇报战功了,没猜错诸位都还得再升升官!”

    曹操笑呵呵说着。

    心中压着的大石头解决后,他心情大好。

    果然,内事不决问奉义,外事不决还问奉义就对了!

    一行人立马组织了一队亲兵,准备出城寻找油田。

    可就在走出县衙之际,却听到县衙内的登闻鼓咚咚咚响了起来。

    这让曹操眉头一皱,朝典韦道:“去查查何人击鼓?是为何事?”

    典韦火速离开,不一会儿又跑了回来。

    “禀主公,是个十二三岁,叫做刘晔的少年,在击鼓想要讨个公道。”

    登闻鼓这东西从尧舜时期就有了。

    本质上是敲给首领听的,又叫‘敢谏之鼓’。

    在周朝时得到大力发展,各个县衙门口都有安放,并配有专人看守。

    可以用来击鼓鸣冤直接见到县令,也可以给百姓用来上谏计策之类的。

    一般不会有人来击打这玩意儿。

    因为鸣冤之事太轻会被追究责任,说浪费人力,而一旦响了那基本就是大事。

    “鸣冤的?汝阳县令是谁?这等小事让他去处理!”

    曹操此刻心里只有石油,哪有心思去管什么冤案。

    苏云撇了撇嘴:“县令不是入城时,你让我一剑砍了吗?”

    “呃…有这回事吗?杀的多了,不记得了。”

    曹操面色一滞,讪讪笑道。

    倒是一边的鲁肃突然站了出来,朝典韦问道:“阿韦,那刘晔可是真定共王刘普的儿子?”

    典韦挠了挠头:“俺没问,他也没说,反正看着倒像是个读书人。”

    听着二人对话,曹操狐疑道:“子敬认识这小娃?”

    “如果是我说的那个刘晔,那我认识但不是很熟,不过他在扬州一带挺有名气的。”

    鲁肃没有隐瞒。

    曹操兴致缺缺,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能有什么大事?

    莫不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