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 (第2/3页)

兴党的实践面前显得非常的可笑。

    复兴党可能没有詹天佑那样的了不起的工程设计人员,但是复兴党可是有着两万名受过20世纪七十年代水平的中专教育,经过了大量实践的一线铁路勘探和工程设计人才的。更何况复兴党还有着别说20世纪初的清末没有,就是在1949年以前的中国也没有的几十万经验丰富的铁路工程建设人员了。

    所以,投入了三百名工程师和六万多新老铁路生产建设兵,依托着新建成的秦皇岛钢铁基地每年三十万吨的钢铁产量和1633年完成建设的范阳机械制造厂提供的大量铁路工程设备,铁道部第六工程局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在1636年初,就完成了从新京特区到察哈尔新区的京张铁路的建设工作。

    面对呼啸而来的火车,蒙古人的表现并没有比在十八、九世纪同样面对着火车的印第安人更加英勇和无畏。

    能够在察哈尔地区和喀尔喀地区把多尔衮率领的后金各部和科尔沁蒙古部落打的落荒而逃的林丹汗,联合了十三个部落,组织了三万多蒙古“大军”,悍然向张恒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

    可是,面对着用复兴六式步枪(莫辛甘纳步枪)、复兴四式机枪(马克沁机枪)、火箭筒、多管火箭炮和75毫米野战炮(施耐德75毫米野炮)全面武装起来的,实现了连级无线电通讯(手摇式发报机)的五千复兴军一线部队,林丹汗遭遇了可耻的失败。

    特别是当简易版的,装载了机枪、火箭筒和火炮的装甲列车,和复兴军骑兵旅的装甲马车配合,一次性歼灭了两万多蒙古士兵之后,林丹汗直接派遣了自己的继承人,拿着传国玺带着白马和白骆驼到达了新京特区,向中央人民政府和新皇帝王书辉本人表达了彻底的臣服。

    现在的京张铁路沿线上,已经“重新回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蒙古地区群众以及到张恒地区进行贸易尚未回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蒙古牧民们,看到呼啸而过的火车立即五体投地的怪异举动,已经成了京张铁路沿线上一道特殊的风景了。

    坐在农业部畜牧总局第三分局的专列上,无论是跟着林雨泽上任的察哈尔专区的机关工作人员还是畜牧总局第三分局的干部和技术员们,他们都能都透过列车的车窗,欣赏到了这一特殊的风景。

    安吉斯部是察哈尔蒙古部落中一个非常小的部落。从这个部落的名字“安吉斯”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和一般的蒙古部落不同,这个用耕犁命名的小部落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部落。

    要是有人认为蒙古人完全的不进行农业生产,那就是胡说八道了。游牧民族可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游牧才游牧的。完全是因为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以及极端的外部环境限制了他们向农业文明的迈进,所以他们才不得不选择了游牧的生活。

    任何物种都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种群的繁衍和扩大,游牧文明本身对于人口的承受能力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游牧民族当然希望可以通过农耕手段获得稳定的生存资料从而发展和壮大自己的种群。

    只不过农业生产活动虽然几乎没有任何的技术难度和门槛限制,但是农业生产也是一个需要一个民族成百上千年的积累才能全面掌握的生产技术,所以就像自己的学生后金女真掠夺中原人民为他们种地一样,蒙古人这个老师,才是开创了掠夺汉人为奴隶的先河的。

    从明朝中期就已经开始出现的板升,就是一个明证。

    汉族人民通过种植土地就可以稳定的获得生存资料。对于这一点,蒙古人民是非常的羡慕的。自然而然的,他们就会从被掠夺到草原上成为农业奴隶的汉族人民手中学习到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

    只不过在广阔的蒙古草原上,需要大量水资源的农业生产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进行的。

    安吉斯部的祖先就是在板升生活的蒙古人。他们学会了在草原上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后,一直传承着这一生产技术。所以即使这个部落的战斗能力不强,可是强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