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 (第2/3页)
岸都有他们复兴商社的煤水补给站。要是出了海,不说出海的时候咱们船上就得装多少煤炭了,到了海外,回程的煤炭可没地方装去。”
朱之瑜作为南方人,对于出海行商之类事情并不排斥。他想了想卫六的话对他说道:“那要是按照大掌舵的说法,是不是只要煤炭供给跟上了,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呢?”
卫六摇了摇头,对他说道:“三老爷把事情想简单了。那蒸汽机看着确实挺结实的,都是上好的精铁做的。可是这个东西得勤保养,勤维护。就是走长江水道,有时候还经常会出现半路上机器坏了的情况。在江里还好点,机器坏了可以请人把船拖回去,要是在海上出了这样的问题,那可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朱之瑜觉得卫六的话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他很快就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那样的话,这汽船出海就不能是单艘单艘的出海了。每次出海,这种汽船必须成群结队才行。有的船专管运送煤炭,有的船专管维修机器,这样一来,不就可以防备你说的那种状况了吗?”
卫六听了朱之瑜的话微微的笑了笑。他对朱之瑜说道:“三老爷这么想倒也没什么错处,可是这出海是为了赚钱的。出海的海船就那么大,能装的东西很有限。装了煤炭装了机器之后,剩下的地方装货就不够用了。出一次海,顶着天大的风险。海商都是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人物,他们想的是能装多少就装多少的货。至于速度够不够快,在海上够不够灵活,这些事情他们都是不会考虑的。”
朱之瑜所在的余姚朱家虽然也是个大地主大商人家庭,但是他本人对于商业贸易方面一点儿也不涉及。家里当官的有大哥,经营家业的有二哥。而且他父亲也在世呢。他本人读了几十年的书倒是一点儿也不接触商业方面的问题。
这一次出来放松放松,朱之瑜脑袋里连一丁点儿的他已经读恶心了的四书五经也不想寻思。所以一听卫六说起商业方面的问题,他连忙仔细的请教了起来。
“要说这湖广啊,往年这个地方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