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 (第2/3页)

,实践经验更丰富的伙计、账房和掌柜们比较起来,还是人家的速度快,水平高。

    商铺的伙计、账房和掌柜在荆州和武昌地区的地位变化不是别的原因导致的。这完全是复兴党本身不仅不排斥和压制商业活动,而且还提倡和鼓励商业活动的原因。

    在中国的历史上,能和明朝的商业兴旺程度相媲美的就只有宋朝了。相比较宋朝而言,明朝的商业繁荣程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作为长江中游的主要城市,明朝的荆州和武昌都是华中地区的商业重镇。别说荆州武昌这样的大城市了,像枝江县这样一个荆州府下属的普通县城的商业都那么繁华,以至于因为商业的繁荣都催生出董滩口这样的专门的工商业城镇来了。那么可以想象,像荆州和武昌这样的人口几十万的大城市的商业会有多么繁荣了。

    当然了,大明朝商业的繁荣只是一种相对状况而已。其实无论是对于大明朝这个政权来说,还是对于目前中国的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这种相对的商业繁荣其实都没有什么意义。

    大明朝政府在这种商业繁荣上不能有效的进行税收。明初的时候还好一些,文官集团那个时候还不是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他们还没有办法和代表国家利益的皇权相抗争。

    可是,自从明朝中后期文官集团形成利益集团之后,明朝除了嘉靖和万历两个皇帝的时代,因为皇帝的强势所以国家的税收在商业方面的分润比较多以外,其他的时候,因为文官集团作为利益集团强力的把持着行政权力,以至于明朝政府除了像张居正那样进一步的掠夺平民增加税收以外,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在大明朝,商业利益是被大地主大官僚所把持的。依托大地主和大官僚的中小商人勉强也能分润一些商业繁荣的好处。可是对于老百姓来说,特别是对于张居正之后的老百姓来说,商业的繁荣对他们不仅没什么好处,反倒是坏处不少。

    张居正改实物税为货币税的办法,确实进一步的刺激了明朝的商业发展。可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手中根本就没有任何货币的他们不得不接受更多的盘剥。

    大地主和大官僚一方面用高利贷盘剥他们,另一方面这些把持着粮食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