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6章 新的开始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86章 新的开始3 (第2/3页)

行了六七年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也别听他们谈论起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头头是道。他们或许了解了这些可以作为革命者的精神食粮的宝贵知识。但是他们毕竟不是自发自觉的投身革命工作的。

    王书辉先把他们收纳到了自己的麾下,然后才把各种知识和理论教导给了他们。这就像在现代社会里一样,全中国无数的以亿为单位计算的,从初中开始就系统的学习了科学社会思想的年轻人,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并不比当年那些在枪林弹雨中为革命牺牲的前辈的水平低。

    或者可以说,他们的理论水平要比那些经历了雪山草地的残酷考验的伟大战士们的水平要高的多的多。

    可是呢,那么多比当年革命年代的革命者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高的,受过系统的教育,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又有几个把科学社会思想,甚至再低一点要求,又有几个人能够把唯物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信仰呢?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王书辉的回答是,几乎没有几个。

    出生和成长在现代中国,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科学社会思想的实践成果的现代中国人都不信仰唯物主义,没有科学社会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既然如此,王书辉这样坚持实事求是的家伙,又怎么会认为经过自己批量化工厂化的工业化手段培养出来的满身都是农业社会细胞的学生们,会是什么自发和自觉的伟大革命者呢。

    从某种程度上说,王书辉本人都不具备革命者的素质和情操。他对于明朝末年的理论实践和社会改造,实际上是一种希望创造一种新的历史,希望彻底的改变已知的历史进程,提前几百年把中国拉上工业化的轨道上去的做法。

    更主要的是,他也是要通过这样的工作,探索彻底的消灭仍旧在现实中国里弥漫着的权力封建思想的可能性。

    王书辉讲究实事求是,所以他知道再怎么先进再怎么正确的理论,想要在实践中得到实现,都必须和实际情况相结合。也就是说,无论王书辉已经见识过,还是他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