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两种生活两种世界3 (第2/3页)
对他这样生活在底层社会里,天生的就会产生一定的实事求是意识的读书人来说,孔夫子的圣贤地位和孔夫子的道理的正确性之间的关系好像有点问题。他发现,世间居然有这样一个非常荒诞的道理:孔夫子的话有道理,是因为孔夫子是圣人。而不是因为孔夫子的话有道理,所以孔夫子才成了圣人。
虽然没有学过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可是丁石青还是在现实中发现了这种违背逻辑的道理的荒诞性。这也正是经历了残酷的饥荒的打击下的丁石青,义无反顾的就成了背叛四书五经里道理的匪徒的一个基本的原因。
丁石青看了王书辉的两本书之后才发现,天底下居然有真正的,能够把世间的一切道理都说通的理论。无论是他一读即通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还是让他头疼的同时又爱不释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丁石青发现,王书辉的道理是从无数的事实中总结出来的。而王书辉总结出来的道理,又可以解释着世间无数的事实。
读了几遍之后,丁石青才知道王书辉为什么要用最粗鄙最简单最直白的老百姓的话来写这两本书了。
他发现,王书辉自己不认为自己是圣人,可是王书辉却有圣人一般的胸怀,他真的想要把天道至理详详细细的说给老百姓来听。他要把这天道至理,真真正正的教给每一个老百姓。
丁石青以前佩服的人只有孔圣人,那是因为孔夫子是大家公认的圣人,是无数的读书人和无数的书籍所共同认证的圣人。丁石青佩服他不是因为孔夫子的道理真的了不起,而是因为孔夫子靠着他那套道理,成了大家推崇备至的圣人了。
这就像大家都认可皇帝的至高无上是一样的。不是因为当皇帝的那个人至高无上,而是因为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孔夫子不是因为他本人了不起,而是因为他的圣人身份了不起。
对于丁石青来说,他佩服的既不是孔夫子这个人,也不是孔夫子的道理,而是孔夫子的圣人身份。
进了复兴会,看到了复兴会的一切,读了王书辉的书以后,丁石青才真真正正的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