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 (第1/3页)

    对于现代人来说,复兴会在对待明代土著方面表现的无疑是非常的粗暴的。【阅】。

    复兴会在进行人口管理的时候,会直接将所有被复兴会直接管理的人口进行了两口之家的划分。将人民家庭结构简单化,一直是复兴会的努力目标之一。

    也就是说,无论多大年纪,无论有没有父母子女,所有已经成家的复兴会治下百姓,都只剩下一夫一妻了。

    张兆欢家一共有六口人。就是张铁匠夫妇,张兆欢的大哥夫妇,张兆欢的二哥以及张兆欢自己。虽然张铁匠家是匠户,没有被复兴会作为普通劳动力对待。可是在家庭划分方面,张铁匠夫妇,张兆欢的大哥大嫂,张兆欢的二哥和张兆欢都被复兴会安排分开生活了。

    张铁匠夫妇居住在黄州生产建设兵团工程培训营第一营营地。张兆欢的大哥夫妇居住在黄州生产建设兵团工程培训营第四营营地。张兆欢的二哥则居住在黄州生产建设兵团青年团营地。

    至于张兆欢自己,他没有被分配到他希望的,可以直接学习那些最直观的使用和维修各种机械设备的工程培训营,而是要和一群最小年龄十五岁,最大年龄二十岁的小土豆子一起在少年营里学习文化知识。

    现代社会里的青少年肯定受不了在复兴会里的学习生活。为了最快速度和最高效率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人才,复兴会的常规教育采取的是军事化的方式。

    别说是现代的青少年接受不了复兴会少年营的那种高度的组织化纪律化的集中统一的集体生活了。张兆欢这个从小就过着艰苦的平民生活的青年对于少年营的生活也相当的不适应。

    张兆欢所在的少年营第十七排(五十人)都是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这些孩子的年纪相近出身也相同,都是黄州卫卫所军户家庭的子弟。

    对于他们来说,少年营的生活很难过的同时也很幸福。他们都是在进了少年营之后,才过上了能够吃饱饭的日子。所以,即使高强度高组织的集体生活让他们不适应,可是他们还是觉得这是天堂般的日子。

    特别是因为复兴会肉联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