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 (第2/3页)
对和年轻的复兴会的党员们打交道感到极度的不适应。
就比如说,原本复兴会和荆州知府张宏的联络和沟通工作是通过复兴会驻荆州府的办事处实现的。可是,年轻的办事处干部在和张宏的联络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矛盾。
因为在复兴会内部几年来的平等生活,使得年轻的办事处干部们在和张宏的交涉中经常会表达出一种平等的平视的态度来。
张宏固然知道自己是个凭着王书辉的关系才能保证官位的窝囊废。可是,王书辉手下的一个普通的,年纪比自己的儿子还要小的“下人”,居然也对自己颐指气使(在张宏这个封建等级意识严重的封建官僚眼中,复兴会年轻干部的平等态度就是对他的颐指气使),张宏感到无法接受。
说起来也真是搞笑。复兴会上下根本就没法理解张宏的态度,还是废了很大的功夫,专门召开了几次研讨会,最后才通过对顾君恩、宋献策和牛金星的咨询之后,复兴会才搞清楚了为什么张宏对于复兴会办事处的干部要采取装病不见的态度。
在人际关系问题上,王书辉并不会比复兴会这些出身自社会底层的明代年轻土著们更精通。他本来就是个人际关系无能的家伙。
不过,好在王书辉的思维能力足够支撑他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这才让他在听了三个参事的解释后搞清楚了张宏对于复兴会办事处年轻干部们的消极抵抗的原因。这件事情说来说去,仍旧逃不开一个面子问题。
王书辉理解了顾君恩、宋献策和牛金星的解释,复兴会的干部们却理解不了张宏的做法。
陈封在这件事情上的发言就比较具有代表性,他说:“张宏作为荆州地区法理上的最高领导人,一不能发展民生,保证治下百姓的生活稳定。二不能治理地方,保证治下百姓的生命安全。三不能负起领导责任,以至于他手下的荆州卫指挥使公然采取进行违法活动。这种在各方各面都表现的全面无能的家伙,有什么资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