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4章 入学风波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4章 入学风波3 (第2/3页)

倒是没错。可是,依靠手工工匠,能在三个月内完成这些工作么。一栋栋教学楼、宿舍楼,一片片操场,一车车的课本和文具。这些东西,都是王书辉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让复兴会的各个部门完成的。

    在公元1621年年末这个时空里,王书辉没有办法进行横向比较。作为东方世界最强大的政权,明王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也没有自己即将建立的复兴学校规模大。而在西方世界里,无论是正处于衰落阶段的西班牙帝国,还是其他正在兴起的海盗国家,也都没有三千人规模的学校存在。

    王书辉正在筹备建设的这所学校,虽然在现代社会,也就是个县城中心小学的水平。但是,在这个时空里,她却实实在在的是个巨无霸。

    王书辉虽然自认为自己是个有水分的工业党人,但是,他毕竟是个学社会科学出身,从事社会知识教育的文科僧。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的同时,他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穷的。他是个工业党的拥趸,可在实践层面上,他更是个毛老人家的信徒。毕竟,中国的工业化基础,是毛老人家,用他自己的理论和意志完成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立场,他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教育事业这么上心。因为王书辉有一种非理性的感觉:自己在明朝末年,这第一批真正的学生,才是未来工业化中国建设的骨干。中国第一个科学家,中国第一个工程师,中国第一个设计师,等等等等的各方面,各领域的工业化新中国的第一个,都将会从自己的这批学生中脱颖而出。

    王书辉对此很自豪。和唐太宗李世民的那种“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的自豪不同。王书辉觉得自己正在迈出,实现建立工业化中国梦想的第一步。这当然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

    正在少年军军营里睡觉的胡二狗和自己今后的校长王书辉想的事情完全不同。在梦里,他正在啃一个很大的猪蹄髈。

    胡二狗就是胡家洼村胡大成的二儿子。胡二狗,胡二花,胡三狗和胡四狗,分别是胡大成的二儿子、二女儿、三儿子和四儿子。除了胡大成的大女儿胡大花超过了十五岁,没有被复兴会招来以外,胡大成的其他四个孩子,全都来了。

    其中胡二狗年纪最长,今年十四岁。胡二花今年十三岁。胡三狗今年十岁。胡四狗年纪最小,今年才七岁。在支撑现代普及医疗的工业化,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前,流产和夭折一直困扰着普通人。

    像湖大成这种底层劳动人民,在造人方面虽然没有什么专门的倾向。但是,差不多胡大成的老婆每年都要怀孕。可是,在封建农业社会的医疗条件下,胡大成的九个孩子,只有五个活了下来。

    进入复兴会设立的少年军军营已经十几天了。胡二狗这半个月来,一直是在忐忑中度过了。作为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实际上,他在这个时空里已经算得上是个成年人了。

    可是,除了第一次坐到复兴会派到各村接孩子的四*车上,胡二狗感到非常兴奋以外。胡二狗的心情一直不怎么好。

    离开家之前,父亲和母亲千叮咛万嘱咐的要自己照顾好三弟和四弟(胡二花这个女孩子作为赔钱货,胡大成夫妻根本就不在乎),可是,一被拉到军营之后,自己就和三弟四弟分开了。半个月过去了,他连两个弟弟的面都没见着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