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 (第2/3页)
开始接受询问的时候,他已经能够镇定情绪,操着流利的南京官话向审查人员解释自己传教士的身份,并开始向他们宣扬“天主的荣光”了。
不过,在接受了基本的询问,开始进入正式的审讯程序之后,奥伐罗・塞默多才发现,天底下居然有比*上的伤害更加令人绝望的酷刑。警务处审讯中心和复兴保安团政治审查处组成的联合审讯组,开始按照《审讯程序手册》上的规定,给这个外国人上手段了。
说起来,奥伐罗・塞默多,aka谢务禄,aka曾德昭在受审过程中,还是给了联合审讯组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多惊喜的。无论是警务处,还是复兴保安团政治审查处,最近都已经进行了很多的审讯工作了。
王书辉在人民委员会里成立了情报委员会。情报委员会下属的,负责政治保卫工作的内务警察(简称政保警察),前不久对所有窥探王府镇和王书辉势力的探子和可疑人员,进行了全方位的逮捕。警务处和复兴保安团的审讯人员,已经通过对这些人的审讯,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不过,奥伐罗・塞默多仍旧是他们审讯过的人中,承受了最多审讯手段的人。他接受了前后近二十种审讯手断之后,才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全部交待了出来。
曾德昭,葡萄牙人,是耶稣会在中国的传教士之一。在南京教案爆发之前,他曾用中文名谢务禄作为自己的名字。他在万历四十一年,既西元1613年接受天主教廷的指派,前往南京开展传教工作。
因为以前负责在中国地区传教工作的最高负责人利玛窦的去世,南京耶稣会的传教团,在利玛窦去世之后,开始改变利玛窦培养传教士熟读汉文典籍,赢得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好感和信任,从而达到其传播信仰的目的的“合儒超儒”的传教策略。转而采取激进式的传教方式,坚决排斥儒家思想,严禁中国教民祭天、祭祖、拜孔子,激起了社会人士的反感与怀疑,酿成“南京教案”。
身为耶稣会传教士之一的谢务禄,没有离开中国。他使用了新的中文名曾德昭,掩饰了自己的身份,开始在中国大地上进行旅行。他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开展传教工作,宣传所谓的“天主的荣光”。另一方面,则是为西班牙殖民者,搜集有关中国各个方面的情报资料。
他在江南地区的活动过程中发现,一家新成立的机械公司,在向江南地区的各种工坊推销新的,名字叫做“真气机”的先进机械。同时,他也发现了停泊在南直隶镇江府码头上的,王书辉新成立的江北船厂生产的蒸汽螺旋桨轮船。
对于机械技术非常敏感的曾德昭,马上就觉得,新出现的动力机械是个很重要的情报。在此之后,他指使当地信徒打探消息,知道了无论是蒸汽纺织机,还是蒸汽轮船,都是在枝江县生产的。得知情报的曾德昭就马上动身,前往枝江县,希望搜集到相关的详细情报。最后,在情报搜集的过程中,被王府镇执勤的士兵抓获。
在王书辉看来,传教士这种东西,实际上是一种西方人的文明优越感或者说,西方人的文明优越论的思想在起作用。说白了,传教士就是西方人在骨子里对其他人种和人类的一种蔑视的表现。你是野蛮人,你的国家是野蛮国家,你的文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