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1 (第2/3页)
势力,被他通过自己的外甥掌控在手中。所以,整个枝江县的刑事案件侦破,基本上都要依靠马松华的力量。另外,为了有效的压迫乡间农民们,对越来越重的各种税收的不满,枝江县衙,也要依靠马松华掌握的无赖集团。
赵金辉从根本上说,就是现代社会里的一个黑社会头子。不过,明代枝江县的黑道老大赵金辉,可没有现代社会里,绝大多数人都接受过义务教育的福气。不像现代社会的那些黑社会分子,他们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都达到了最低水平的教育程度。
赵金辉一个大字不认,就是凭借着自己舅舅的势力和膀子上的一把子力气,稀稀拉拉的统领着,五十多与他一样目不识丁的无赖们。他就是个头脑极度简单,四肢也不怎么发达的蠢人。在赵金辉看来,整个枝江县地面上,自己的舅舅马松华是老大,他自己就是老二。
所以,在他听说了一个叫王书辉的乡下财主得罪了自己舅舅的时候,他自告奋勇的向马松华请战,要去打个头阵,好好的教训教训那个王书辉。他的原话是,要把王书辉“打个满脸桃花开,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马松华却不是个莽撞的人。他对赵金辉嘱咐道,“去了江北村,打人是次要的。一定要把江北村码头上的私盐都抢过来。运不回来,也要把剩下的倒进江里。打人也是可以打的,但是不能打那个叫王书辉的,他可是县主仪宾,是打不得的。但是一定要当着他的面,把他的手下都打个手断脚断,再抓回来几个,好定他的罪名。”
带着马松华的嘱托,赵金辉领着五十多个无赖混混,迎着晚霞开到江北村。这帮蠢人手提着棍棒,一路上吵吵嚷嚷。等走完了几里路,到了江北村的时候,不仅因为体力消耗过大而士气低落,更因为完全没有隐藏的意识,早就被望楼上的家丁,用塑料玩具一样的单筒望远镜看到了。
随后,一队家丁,十四个人列队而出。先是连发三轮弩箭,直接射死一半的无赖。之后又举枪前行,一次整齐的出枪刺击。在这之后,五十多个无赖,只剩下三个人还能躺着喘气的了。
在之后卫生员对三个俘虏的救治过程中,又因为一个卫生员对业务不够熟练的原因,让一个重伤的混混在救治中死掉。整个五十三名,枝江县所有的混混。只剩下赵金辉和一个胆子小,一直缩在最后的十二岁小混混,活了下来。
将近半年的军事训练,改编自伟大解放军的拼刺教程,不是封建时代里,几十个小混混可以承受的。
距离第一次攻击行动十天之后,马松华派出的第二批武装人员,出身相对简单。在马家家丁的带领下,在每人一两银子的“重赏”下。八十六个从两千多个马家长工雇农中,精选出来的“精壮”之士,每人饱饱的吃上了一顿红薯丝白米饭之后,雄赳赳气昂昂的开向江北村。
中国的农夫,综合素质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的。八十六个雇农们,虽然行进速度不快,也没有整齐的队伍,但是在行进中基本没有什么嘈杂声。他们迎着晨光出发,不到中午就到了江北村。
这一次的战斗比第一次要复杂一些。因为有了第一次战斗的经历,江北村的临时指挥小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