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婚事1 (第2/3页)
完全依靠文官治国,最终导致了国家财政的彻底崩溃和明王朝的最终灭亡。所以,在王书辉看来,崇祯皇帝说的“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说法的后半句,是完全正确的。
作为与崇祯皇帝是同辈人的朱由梓,因为从他的祖父时代开始,贵族身份就被剥夺,所以他身上体现出一定程度的返祖现象。朱由梓现在想的根本就不是如何维持一个王族的面子尊严的问题,而是想要给自己的萝卜头闺女抓住一头金龟婿的问题。为了自己唯一亲人日后的幸福生活,朱由梓是不择手段的。
“世侄为我炼丹,真是辛苦了。”朱由梓笑眯眯的对王书辉说道。
王书辉这个人,怎么说呢,用时髦的话讲是就个社交无能的人。在他二十几年的人生中,他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面子人情这些东西,除了妨碍和破坏做事情的进度和效率之外,并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其他价值。所以王书辉在现代社会是个比较不通人情世故的家伙,大家在工作上总是要依靠他,但是在生活中,在利益分配中,他总是靠边站的。
他的这种脾气,在普通老百姓那里是极吃得开的,帮助他抚养过他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一个不称赞、不喜欢这个实在本分的孩子的。不过在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生活中,王书辉就是一个比较边缘化的人。对于这种现象,他本人并不在乎。
现代社会下的人情关系王书辉都适应不了,封建社会的人情关系他就更适应不了了。实际上王书辉也知道,人情关系这个东西,实际上就是封建社会的原产产品,工业化社会只存在利益关系,不存在人情关系。现代中国那些所谓的面子人情也是一种封建主义的遗毒而已。
不过就像前面说过的,王书辉的穿越,遇到的是一个没落的王族家庭,这种家庭原先就没有什么封建礼教意识。破落了之后,就更贴近于普通百姓了。如果王书辉穿越时遇到的是个封建士大夫家庭,可能现在都出了几条人命了。
王书辉对于古代社会的繁文缛节实在不喜欢,他也不会掩饰自己的好恶,很直接的对朱由梓说,“世叔和小侄不必客气,有什么话不妨直说,都是一家人了,没必要说两家话,显得生分。”
朱由梓心中大喜,这话说得好啊,一家人,可不就是一家人了么。朱由梓也不管旁边站着的朱微妏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