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五七章 霖洲、日本、非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五七章 霖洲、日本、非洲 (第3/3页)

特别是城市内的居民,大多都已经能听懂大明雅言了。

    不过他们自己的“土话”也没有完全丢失,而是开始与明雅言的词汇和语法发生了混合。

    日本语言中本来就有大量从神洲借来的词汇和读音。

    这些借来词汇中,还有吴音、汉音和唐音三种音读,分别是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朝时期传入日本的。

    不过这种传播都是民间的,传播者和受众群体也并不是全体日本人,比如吴音主要是佛教用语。

    日本人也是有选择的使用,将这些词汇融入他们自己的语言当中。

    日语中的一个汉语词汇可能有多个不同读音,因为这些读音是从不同的时期和地区传入日本的。

    这种情况延续到现代日本语言中,形成了一个非常离谱但又非常普遍的情况。

    日本人给孩子或者一件东西取名的时候,可以分别指定具体的字词和具体的读音,两者可是毫不相关甚至相反。

    可以写作张三,读作李四,写作傻逼,读作聪明。

    他们可以随时创造,完全随意的组合,不是神洲那种固定的多音字。

    最离谱的是日本政府认可这种做法,只需要在注册登记的时候分别写上汉字并标注读音。

    现在大明直接管辖了日本,以官方手段要求用现在的大明雅言读音,取代以前的所有不同来源和用途的读音。

    并明确现有的大明雅言读音才是唯一正确的用法,所有官方机构和人员都必须遵从。

    对于没有入学也没有在朝廷和官方机构工作的日本人,日常使用的他们原有的语言,现在被视为一种地方方言土语。

    日本原有的假名系统,本来就不是正式的书写形式,现在也被彻底淘汰了出去。

    朱简烜安排第三批的十五个皇子来日本,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主要港口的扩建,发展船舶修理和船舶建造等相关行业。

    日本既然山多地狭,自然多天然良港,但是因为是群岛,没有经济腹地,只能搞转口贸易。

    不过日本也恰好位于大明前往美洲的重要节点上。

    正好可以多建设港口,提供远洋航运所需的设备维修,物资燃料补给,人员休息等服务。

    日本长崎、东京、北海道,可以至少修三个大型港口。

    十五个皇子在日本忙活了两年,随后就被朱简烜集中送去了非洲,让他们主持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开发和建设。

    此时的非洲,已经被大明完全控制了三十多年。

    崇祯时代的大明本土旧藩国,除了淮安伯和鄂国公因为通敌抗命被彻底削藩,其他的都被直接迁移到非洲。

    朱简烜的大部分兄弟也被安排到了非洲去开荒建设新的藩国。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面,非洲几乎是大明首要的海外开拓地,美洲和霖洲的优先级都要稍弱一点。

    主要是美洲和霖洲的原有人口数量较少。

    两大洲的土著数量在千万级别以下,算上欧洲来的移民也不过两千多万人。

    控制整个大陆所需的移民数量也相对较少,现在两大洲的大明移民数量,都只有五千到六千万人。

    而非洲的土著数量庞大,直接逼近了一亿人口大关。

    关键是非洲属于旧大陆,土著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很强,至少比美洲土著要高很多。

    所以在过去的这三十多年里面,大明通过官方朝廷和非洲的新旧藩属国,已经持续向非洲输送了超过一亿移民。

    大明持续移民征服非洲的过程中,非洲内陆的土著当然不可能毫不抵抗的投降。

    他们绝大部分都会本能的使用武力对抗。

    无论是大明朝廷和藩国的武装移民,还是大明民间的开发公司和探险者,可不是现代社会的探险者和游客。

    这些生番无法交流还要武力对抗,那就只能用武力解决这些麻烦了。

    大明的武装移民的装备水平,跟非洲土著差了至少两个时代,双方的战斗也是完全不对等。

    非洲土著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损失。

    经过二十多年的开拓,大明朝廷官方和下属藩国的卫所民兵部队,逐步完成对整个非洲大陆的探索和控制。

    目前剩余的绝大多数非洲土著,已经纳入了大明朝廷和藩国的管理体系。

    按照非洲留守司的统计,目前非洲大陆的土著数量,大约在三千到四千万左右的规模。

    这些土著绝大部分都是青壮年奴工。

    在整个征服的过程中,土著中的老弱病残个体,因为种种自然和非自然原因几乎死亡殆尽了。

    现在剩余的青壮年奴工数量,也还在持续不断地降低。

    因为非洲的藩国参考美洲的经验,对所有在用的奴工全都做了净身。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当这一批奴工死光之后,在大明人生活的地方就看不到土著了。

    应该只有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之中,还能留存一些没有被发现的土著了。

    朱简烜的第三批十五个皇子,在非洲的主要任务任务除了整理非洲的行政区划,就是非洲的水电和铝土等矿产资源开发了。

    监督刚果河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当地完成电解铝产业的建设。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