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锦娘之仇 (第3/3页)
“锦娘,南唐覆灭后,你随李后主来到汴京。李后主自身难保,无暇顾及其他,你遂投奔于本王门下。”
“彼时的本王,不过还是个小孩儿,你不去找本王大哥,二哥投奔,却偏偏挑上了本王,本就让人疑惑。不过本王看在你坦诚相告的份上,还是选择相信你,将这雪梅春交给你打理。这么多年来,你照管雪梅春并无错处,甚至将原先一间小小的歌舞坊雪梅春打造的如此绘声绘色,成为汴京城里的名品。”
“是本王相信你,才愿意用你。但你却阳奉阴违,背着本王敢下此等错事!”
赵元侃大怒,将手中的几卷布帛丢到地下。
这些都是九皋搜寻到的,齐小白和锦娘之间来往的书信。
锦娘见状,当即便是一愣,她蹲下来,将地上的书信捡起来。
她哑口无言。
锦娘曾是南唐女子,出身后宫,是李后主的妃嫔。
不过李后主后宫美女如云,除了最得宠的那几个,估计他自己都忘了谁谁谁叫什么名字。
不过是睡过几夜而已,哪里需要费心记那些名字。
锦娘很不幸,就是这里面的一位。说得宠也算不上得宠,说不得宠但李后主偶尔想起她的时候,会愿意找她侍寝。
锦娘年轻时候的容颜也堪称绝色,不过李后主依旧不记得她的名字。不过李后主投降大宋的时候,倒是记得带上她们几个。
在李后主发现投降后在大宋的生活跟他想象的不一样的时候,他抛弃了这些他觉得还不错可以一起逃命的女人,身边只留下的小周后和伺候的侍女。
他这个抛弃的主观性也不强,大多是赵炅替他遣散的,赵炅未必多愿意想他活着,给他后院里养这么多女人还费钱,真以为他还是南唐皇帝啊?
赵炅不想做大冤种,想像刘禅那样“乐不思蜀”的前提是老实本分,而不是天天吟诵亡国哀伤的词曲。
赵炅想着,既然你满脑子都是诗情画意,你那么爱吟诵,那你就动脑子写词句吧,府里也不需要那么多女人,女人多了影响心情。
赵炅一次又一次地找借口削减李后主的待遇,最终在那首《虞美人》登场后,他彻底找到了机会,让自己的四弟赵廷美给他奉上一杯牵机药。
再见了,李后主,这《虞美人》,就留着你在黄泉路上慢慢唱吧。
你早就该,跟着你的故国,一块儿陪葬了!
锦娘是属于被赵炅遣散的那一批的。这些女人遣散后,赵炅也懒得去过问她们的归处,反正在他的大宋不闹事就行了。女人再漂亮摆在那里多了也烦,他也不缺女人,没有动找他们入后宫的心思,随她们去吧!
赵炅觉得,女人还是要贴心为佳,光好看有什么用啊!每种性子的都来一种体验体验才是好的。李后主的后宫里美女虽多,长相也百花齐放,但性子都是相似的。
而赵炅的后宫里已经有了孙贵妃作为这种性格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