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太心急了 (第3/3页)
出这么多的事情,虽然对赵元僖的伤害不大,但两人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既然赵元僖的风头这么盛,没藏摩诃和刘绥觉得,不如再为赵元僖的优势添一把火。
两人建议赵元侃撺掇大臣立储。
赵元侃采纳了。
“不过此事不能由我去讲。若由我去讲,难免会让人觉得我别有用心。九皋曾经有消息跟我说,二哥的王妃李宜主就为张茂姿所压制,急求在二哥面前表现的机会,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她。”
既合情合理,也能完全把这一块从这件事情里摘出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显而易见了,群臣多次请求赵炅立储,赵炅每次都一笑置之。
朕就笑笑,朕具体想什么,你们自己猜。
群臣请求的次数多了,赵炅越来越不耐烦起来,干脆又找来了赵普,对他说了一番剖心窝子的话。
“屡有人言储贰事,朕颇读书,见前代治乱,岂不在心?且近世浇薄,若建立太子,则宫僚皆须称臣。宫僚职次与上台等,人情之间,深所不安。盖诸子冲动,未有成人之性,所命僚属,悉择良善之士,至于台隶辈,朕亦自拣选,不令奸险巧佞在其左右。读书听书,咸有课程,待其长成,自有裁制。何言事者未谅此心耶?”
赵普微笑地听着,闻言只是挑眉。
说了这么多的话,找了这么多的理由,就是为了不立储,为了保持他内心那一点脆弱的自尊心。
再加上,赵元僖本来就不是他喜欢的儿子。
“陛下不立便不立吧,也没什么大事。群臣说归说,陛下不回应也就可以了。自古以来,都是臣下揣测圣上心意的,哪有圣上揣测臣下心意的呢?”
这句话属实是安慰到了赵炅,赵炅点点头,又能忍受了。
——
久未有动作的虢国公主听到最近朝堂上的这些动静,也添了一把火,特地寻了个理由携女入宫,实际上是告诉李皇后立太子的时机已经成熟。
李皇后心领神会,且她确实很依赖虢国公主,也很信任虢国公主的话。毕竟自己就是听了她的建议,才这样一步步走上皇后之位的。
李皇后找人送信去给赵元僖提点,也递信给了家里,让自己的哥哥也注意留意一下这件事情。
赵元僖接到李皇后的信后,也想尝一尝当着百年来的第一位太子的滋味,他也跃跃欲试起来,开始暗示属于自己党派的幕僚,开始出言说话。
在淳化二年(991年)九月,左正言、度支判官宋沆等五人伏閤上书,请求建储,直接点名立许王元僖为皇太子。
宋沆是宰相吕蒙正的姻亲,又是吕蒙正擢用的人。吕蒙正是许王党人,宋沆因为这层姻亲关系,自然也挂入吕蒙正名下。
这五人这么一说话,赵炅眉心一跳,倒意识到了什么。
因为,宋沆所为,使人不能不怀疑是吕蒙正在背后支持,而且反映出吕蒙正与赵元僖关系已深。
赵炅再怎么蠢,也该猜出来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