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 章台宫现场历史直播:秦亡的原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1 章台宫现场历史直播:秦亡的原因 (第2/3页)

首苦不堪言,但在我看过有关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以及岳麓书院、北大藏秦简等,秦简的相关研究成果之后,却觉得秦律其实很完备。”

    “在这个时候,能有这样完备程度的秦律,简直不可思议,令人叹服!”

    “当然,以现代文明社会的目光来看,确实有一些伤害身体的肉刑比较残忍,有些量刑也偏重了。

    可是所谓乱世用重典,治乱象也当用重典,虽不赞同、但能理解。”

    “但是仅秦律本身,不至于背上逼反六国遗民的大黑锅。”

    “因为在这其中,未必没有秦律执行不到位的原因。”

    李斯是当世法家大家,司法断狱的廷尉。

    周邈谈到了秦律的缺陷,也肯定了秦律的完备,尚算公道在理,他听了倒也没生气介意。

    “综上所述,对各地基层控制不足,源于扩张太快、消化不良,结果就导致政令不达、黔首离心。”

    “政令不达、黔首离心,正是是秦亡的原因之一。”

    对各地基层控制不足,则是秦亡的征兆。

    ……

    “关于秦亡的另外一些原因,有刚才说的秦律严苛。更还有徭役繁重的原因——这一点,我也没什么可狡辩的。”

    “还有,在兼并六国后,依旧没能停下扩张、与民生息,反而继续征战、大肆营建,空耗民力和国力。”

    关于这一点,之前嬴政和蒙恬都已经知道了。

    “北却匈奴、五征百越,修长城、治驰道、建直道、开灵渠,还有修骊山皇陵,这些征战和工程,极大地消耗了民力和国力。”

    关于徭役繁重,周邈没有狡辩的,但关于继续扩张,他表示有话要说!

    “不过在兼并六国之后,大秦依旧继续扩张,其实也是局势所迫。”

    “因为大秦的军功爵制度,它决定了大秦必须扩张,不停征战,才能维持黔首的晋身通道的运行。”

    “兼并六国之后的大秦,就像一架下坡行驶的战车。一旦急停,便会翻车,车毁人亡!”

    “无法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战车往下冲,或许滑入深渊,或许在触底后,还能再次攀升。”

    军功爵制不能停,不停便要继续征战。

    征战必有人丁伤亡,则必会加重黔首离心。

    基层控制不足,就需治驰道,连接交通,以加强控制。但这又加重了徭役。

    愈是控制不足,愈要用秦律约束,秦律就愈显严苛。

    人丁伤亡、徭役加重、秦律严苛,于是黔首离心。

    黔首离心,则统治不稳;

    统治不稳,则黔首进一步离心……

    一直沉默的隗状开口:“如此,岂非无解?”

    周邈无奈表示:“以现在的生产力、交通和运输力来看,要想完全统治中原大地,是很难实现的。”

    同样一直沉默的王绾,也在此时开口:“这就是臣当初顾虑燕、齐、荆地偏远,提出分封诸皇子前往的原因。”

    提倡全面郡县制的李斯,当即反驳:“如我当初所言:周文武王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疏远,相攻击如仇雠。分封,乃纷乱之始!”

    对于王绾的说法,周邈也不由予以反驳。

    开口先是一顿夸:“王丞相,陛下雄才伟略,千古一帝之首是也!

    陛下所创封建帝制,沿用漫漫两千年,郡县制核心的集权思想,更是沿用到现代,并将一直沿用下去!”

    “陛下所建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陛下之功,无人可以超越!”

    接着就摆事实、讲道理,与王绾对线:

    “汉承秦制,吸取秦亡教训,如王丞相所说的,采用了郡国并行制,将偏远地方分封给诸皇子。但不也爆发了‘七王之乱’?”

    “即使与陛下同为千古一帝前三的汉武帝,最后也用了推恩令,将王国和侯国分割纳入大汉郡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