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章 陆侯爷 (第2/3页)
去之后,我会另派人去金陵,看着他们如何办差。”
杜谦一怔,问道:“陛下是要从九司派人去?”
李云摇头:“这些是朝廷里的事情,自然是从朝廷官员里头挑人,这些事情我分的很清楚。”
“十多年了,九司什么时候干涉过国政?”
李云看着杜谦,笑着说道:“那些旧周武逆,九司捉到之后,可都一一移交三法司了。”
杜相公想了想,忽然想起来一个人,恍然道:“是陆侯爷。”
李云抚掌感慨道:“受益兄真我之知己也。”
陆皇妃的胞弟,李云的小舅子陆柄,如今正在江东盐道转运使路上,他是章武八年皇帝东巡的时候,被安排在盐道上,从卓家手里接过盐政。
到如今,已经整整三年时间。
三年时间,陆柄在盐道干得相当不错,这三年,单单江东盐道,就多出了上百万贯钱的收入。
因为这个功劳,朝廷给陆柄封了个汝阴侯。
汝阴,是庐州古称。
之所以给陆柄封侯,当然不单单是因为他在盐道上干的不错,主要是因为,陆家这一代只有他这一个男丁,他两个姐妹都进宫,给李云做了妃子,并且都诞下皇子。
凭借这个,李云就该给他封侯,只是因为陆柄一直以来,勤恳办差,并不能把他单纯当成个外戚勋贵,他更像是个踏实办事的朝中官员。
所以,才一直没有封爵。
所谓盐道政绩出色,只是个借口而已,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是皇帝陛下唯一认可的小舅子。
当然了,他在盐道上,干得的确很好,三年时间多出一百多万贯钱,当年卓家,并没有贪这么多。
很多,是他从各个环节之中理出来的。
而且,按照李云的吩咐,他还给那些盐场的盐户们增加了五成收入,实际增收,远不止百万贯钱。
杜谦笑了笑:“这个时候,的确应该陆侯爷去。”
李皇帝抚掌,淡淡的说道:“咱们在洛阳,静等回信就是,张遂这厮不老实,等他回了洛阳,非给他些颜色看不可。”
张遂是杜相公的门人,皇帝陛下在杜相公面前,说他的坏话,说明心中还没有真正恼他。
否则,便一句话也不会说了。
杜相公点了点头,开口道:“张遂所学颇杂,他会吐蕃文字语言,等江东这几年事了,陛下可以调他去礼部,让他出使吐蕃去。”
李皇帝哑然。
“还是你这个老师心狠。”
…………
一月之后,金陵城。
张遂站在金陵城门口,他身后跟着一众金陵以及江东的官员。
此时,烈日正凶,又是秋老虎,虽然是上午,但已经是热浪腾腾,张遂站在荫凉下,身边站着下人给他扇风,即便如此,还是热的直冒汗。
一直等到中午,才有一顶轿子,慢悠悠靠近了金陵城,张遂连忙迎了上去,等到了近前,看到个四十四五岁左右的中年人,弯身下轿,张遂上前,连连拱手,笑着说道:“天使一路辛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