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回宗开天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回宗开天恩 (第2/3页)

却独自揣摩起那太祖誓约来。毕竟此等惊天大秘密,百余年间,只有十数人知晓,他李师师骤然听到,如何不惊?又兼关心之余,自己心中竟盘算起如何处理柴进之事了。不觉之间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已近四更天,师师也打熬不住,渐渐昏沉了起来。

    忽听得远近似有洞箫之声,萧声深邃悠长,实乃平生所罕闻。师师不觉移步窗前,挑帘向萧声处望去。但见对面楼上端坐一白衣男子,手持长萧。目炯双瞳,眉分八字,三牙掩口髭须,相貌极其俊逸。

    李师师不觉凝目呆视,那白衣人一曲奏完,突然转过头来,对李师师问道:“姑娘似有重重心事,难以开怀。”师师一惊,终是冰雪聪明,随口应到:“贴身婢女犯下大错,责罚不是,不责罚又难以服众,故此烦恼。”白衣人道:“得饶人处且饶人。安知来日没有回报。”师师道:“何以服众?”白衣人对道:“置他于千里之外,神鬼难知。”李师师一征,似有所悟。这时屋内徽宗有翻僧声,师师遂对那白衣人报了一笑,转身去了。白衣人将自己桌上残酒一饮而尽,苦笑道:“我自己之事眼见得千难万险,倒替他人分起忧来了。”言罢离座,也下楼睡去了。

    却说李师师回到房内,伏侍徽宗起来准备早朝。徽宗别了师师,上了暖轿,回转皇宫而去。忽觉怀中似多了一物,忙掏出看时,但见一方绣帕,上面端端正正的绣了一行字,“践约何如报恩”。

    早朝之上,徽宗开言道:“朕念梁山贼寇小旋风柴进乃是世宗之后,朕不忍加刑,欲法外开恩,将他刺配千里之外,众卿以为如何?”只见龙图阁直学士张鸣珂出班奏道:“梁山为寇十余载,祸害无穷。柴进既为世宗之后,不思报恩,反屈身从贼。前日梁山城破,柴进身披黄金甲,仍做困兽犹斗之状。依臣之意,决不能赦。”尚书左丞张邦昌奏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欲报后周之恩,有何不可?”张鸣珂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周世宗之后又怎能徇情?”语气十分硬朗。徽宗一时语塞,又不能当众拿出太祖誓约来。碰了一鼻子灰后,草草退朝。

    徽宗无奈,只好闷坐于宫中。正心烦意乱间,有宦官来报,尚书右丞李邦彦入内请安。原来这李邦彦,字士美,怀州人,时人称为浪子宰相,也是一代风流人物。风姿秀美,质性聪悟,为文敏而且工;每将街市俚语,集成俚曲,靡靡动人。此时揣中了徽宗之意,荐道:“何不请尚书左丞张邦昌前来相议?”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人。时才与张鸣珂廷辩,为李邦彦所觉,遂推荐给了徽宗。

    须臾,张邦昌入宫,道:“陛下欲报后周之恩,此乃千古美事,张鸣珂怎敢阻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