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英雄末路 (第2/3页)
螺舟偷渡后水泊之时,邓辛张陶正在猛攻二关,张清只好冒险出关一战。没羽箭首先与邓宗弼大战一百回合,其间四石不中;又战张应雷四十回合,其间三石不中。
俞万春偷换概念,提升了张清的武力,但降低了他飞石的准度,真是明褒实贬的好笔法!
战事愈发惨烈,辛从忠出场,前后与张清战二十回合。张清四石换他两标,虽然击中了对方一石,却也中了一标。这时陶震霆出场,又是二十回合,张清连续三石不中,这时后关告急,二关上一声鸣金。张叔夜挥军抢关,张清最后一石不觉自发,被陶震霆一锤击回到自己的脸上,后退时被陶震霆的鸟枪所杀。二关随即失去,汤隆阵亡。
水浒中,张清连打梁山十五员大将。这里却连续十五石,仅中一石,却挨了一标一石一鸟枪。俞万春对此的解释是,张清焦躁,所以屡次出手不中。焦躁就焦躁呗,俞老都发话了,我等又岂能不接受。更何况飞石不是弓箭,打中了又能如何?总之能够如呼延灼一般,恶斗邓辛张陶近二百回合,没羽箭较之其他的八骠将已经光彩的多了。
如此一来,梁山仅剩三关、后关、左关和右关了。若再失其中任何一关,梁山即告沦陷。这时鲁智深神志突然异常,冲出三关,被张伯奋、张仲熊截住,三人车**战一百六十回合方休。当晚鲁智深喝得大醉,次日又与二张战了一百回合,已经是章法全无,破绽百出了。最后竟将己方的士卒一手一个,向官军阵中抛来,张叔夜只好鸣金收兵。鲁智深旋即大闹忠义堂,众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他按住时,却见他大叫道:“洒家今番大事了也!”,就此圆寂。
此段何解?我不是俞万春,无法准确得知他写这一段的用意,只能尽可能的往最好的方面去想,虽然俞万春的真实用意可能十分的阴险狠毒。但他最后用了圆寂二字,倒不算不敬这位鲁大师了。
在我看来,这种结局,倒是鲁智深最好的归宿。鲁智深话疯理不疯,句句都是他出自肺腑的真话。“兄长要杀上东京,洒家明日先杀张家两个娃子,后杀张家老儿,一路打进东京,拆毁了金銮殿,回来同你吃酒。”他大闹忠义堂,是因为误认忠义堂是东京的金銮殿,甚至误认吴用是高俅。最后的这句“洒家今番大事了也!”更是不改他的大侠本色,老子就是要拆了你的金銮殿,至情至性!与其直面现实,不如这般了局。
此事之前,公孙胜的师兄东方横突然出现,劝他速离火坑。公孙胜定要复了二关后才走,于是东方横教他:“二关复在眼前,关上无须厮杀。不必剑戟刀枪,能使官军退却。复得二关之后,了手当为上着。”这段话看起来意思很明显,二关可复,但不用剑戟刀枪,那必然是用法术了。于是公孙胜便和樊瑞祭炼起符法来。
鲁智深事件之后,张叔夜在帐中议事,突然两个皂衣人出现,说是敌军劫营,旋即不见。众人骇然,张叔夜起身分付四处查看。离座不数步,只听那原座交椅上砰然一声响亮,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当顶打下,将交椅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