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沂蒙条约 (第2/3页)
龚、丁是什么斤两,难道他们自己不知道?如果死守,祝永清、陈丽卿手下只有两千人,武艺再高又能怎样?龚旺被挑杀后,陈丽卿来追丁得孙,丁得孙手中竟然连兵器都没有,俞万春写成这样,不如让他们直接自杀献城算了。
腹背受敌,又陷了三个上等头领,这时云天彪突然起兵,倾全力攻打清真山。祸不单行,宋江急得小便顷刻失了三次,无奈之下用五十万金珠换回了三个兄弟,并与陈希真和召沂签订了耻辱的沂蒙条约:
梁山义士宋江,与猿臂寨义士陈希真、召家村义士召忻,共昭告于天地神明日星河岳:自今日以往,既盟之后,宋江因厌弃蒙阴,兵马车徒不复涉蒙阴之境。如违此盟,明神殛之。
俞万春借机会又羞辱了宋江一回,小便居然能顷刻失了三次?!云天彪就在附近,起兵攻打清真山,来牵制宋江进攻蒙阴应该是能预料的事情,提前派一支军队去牵制云天彪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更令人不解的是,梁山上次兵败蒙阴后,曾让杨雄、石秀去清真山协防。可本次出兵前因为云天彪久久不来进攻清真山,俞万春居然让梁山取消了这支援军!
宋江退出蒙阴,陈希真却派兵牵制莱芜、新泰,不许他救援清真山。于是清真山终于被云天彪所破,马元、皇甫雄投降。清真山已失,莱芜、新泰又受云天彪的牵制,从此宋江永远失去了攻取蒙阴的可能了。
第二次蒙阴战役,俞万春把他的军事细节处理逻辑发挥的是淋漓尽致。
从整体优势和局部优势上来说,梁山此时猛将只折了关胜、董平、索超,整体优势仍然占优。不过到了局部,劣势就很明显了。好多智勇之士如卢俊义、秦明、花荣、杨志、徐宁、史进、朱武、凌振坚守梁山不出,只派出一支不大不小的部队被召沂拖住,然后被陈希真和云天彪轮流痛击。
从能力的稳定性上来看,吴用这一战虽然攻取了三城,但居然忘了派分队牵制陈希真和云天彪,智谋表现的极其局限,毫无战略眼光。一个小小的碉楼的出现,吴用居然只能傻傻的硬攻,毫无应变能力。
攻打召村碉楼时的天气变化,显然是俞万春从意外情况上给召村助的一臂之力。而按俞万春的一贯作风,双方的平衡局势在陈丽卿攻下蒙阴、云天彪出兵清真山后,也就“正常”的产生了急剧的倾斜,直到宋江耻辱收场。
宋江失去蒙阴,又失去了清真山,虽然得了莱芜、新泰,实际上却等于让陈希真和云天彪同时向梁山逼近了一步。但这样带来的版图缩小未必对梁山不利,因为补给线缩小,梁山诸据点之间的救援也就容易多了。可俞万春从一开始就没给梁山“支援”、“情报”这些概念!前面的曹州被破就是一个例子。就算毗邻的濮州没实力救援,总会向梁山传递消息吧?金成英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