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二、雷将统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十二、雷将统领 (第2/3页)

父阐扬儒教,亦名列儒林。

    再次就是陈希真等人在佛道上修成正果的归宿了。

    反过来说,俞万春这类人最容易达到的是陈希真式的正果;云天彪式的正果要难多,能当上社稷重臣、三朝元老的,那都是一代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和幸运儿;而张叔夜式的正果就更难了,一整代读书人都未必能遇得上这种机会。所以俞万春在陈希真身上用的笔墨最多,云天彪次之,张叔夜再次,而崇高的程度则刚好相反。

    这三种境界在一般人眼中未必是这种排序,但在俞万春这里就是了。否则他不会让一个已经是闲云野鹤的陈希真重新入世一次。而且,正因为俞万春只能达到第一种境界,因此他对陈希真的描写最实。也正因为俞万春最崇拜、憧憬第三种境界,因此他对张叔夜的描写最虚。

    陈希真洗清罪名之时,书中最重量级的人物张叔夜也登场了。俞万春上来就列了一下张叔夜的辉煌出身,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根正苗红”!接下来,俞万春叙述了一段张叔夜就任海州时的故事:大意说海州附近有**三十六人,张叔夜用计,其二子张伯奋、张仲熊前后火攻加夹攻,大破**,海州成为太平世界。

    俞万春特意提出这件事,因为这的确是张叔夜的真实事迹,对于这个书中难得一见的正面真实历史人物,俞万春自然要不吝笔墨的把张叔夜的这件正面事迹拿出来亮一亮了。可问题是,这个张叔夜在海州平的寇到底是什么寇?

    看看正史中的记载。《宋史徽宗本纪》:宣和三年二月,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张叔夜传》中,叔夜再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兵莫敢撄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占所向,贼经趋海滨,劫巨舟十余,载虏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也就是说,张叔夜在海州平的恰恰就是历史上的宋江!俞万春当然也应该知道,否则他就不会在前言中写道:因想当年宋江,并没有受招安、平方腊的话,只有被张叔夜擒拿正法一句话。

    既然明知道这段正史的对象就是宋江,就应该在书中去掉这一段叙述,否则就成了“一气化三清”般的笑话了。整个书就是在写张叔夜平宋江,怎么可能在之前已经平了宋江一次?!这种历史类型的笑话,书中可不止这一处。更大的笑话是,俞万春明明写了张叔夜的精忠大节,也提到了二帝北狩的靖康之耻。却在书的最后让某某天师来了一个“亿万年太平无疆”的大预言,全书的历史局势以大盛世、大团圆收场。这就是俞万春对史料的运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